[实用新型]湿法烟气脱硫多层并联吸收塔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6997.6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0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卢晗锋;叶海鸥;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润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B01D53/1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1 | 代理人: | 王兵,吴红斐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法 烟气 脱硫 多层 并联 吸收塔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湿法烟气脱硫多层并联吸收塔,应用于湿法烟气脱硫(WFGD)系统中,属于船舶烟气脱硫处理的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二氧化硫是一种大气主要污染物,也是形成雾霾、酸雨的罪魁祸首,对其进行净化治理刻不容缓,开发高效的脱硫装备及工艺是该领域的关键问题。目前燃煤电厂二氧化硫净化技术普遍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其技术程度度较高,治理效果也较好。除了陆地的燃煤电厂外,船舶柴油机排放的二氧化硫同样是一个很大的污染源,船舶尾气脱硫与陆地脱硫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场地的限制,没有足够的平面空间布置传统的湿法碱液脱硫吸收塔,导致传统的湿法脱硫技术很难在船舶上广泛应用。因此需要对传统的吸收塔结构进行改进,使得吸收塔的直径能够满足船舶烟气脱硫的要求。
(三)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吸收塔直径过大、占地面积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设计了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湿法烟气脱硫多层并联吸收塔,以充分利用塔内空间,降低阻力降,提高与吸收液接触时间、达到脱硫效果。吸收塔吸收区和浆池为一体式或分离式,吸收单元采用多层吸收单元并联,从而实现减小吸收塔直径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湿法烟气脱硫多层并联吸收塔,包括塔体和浆池,所述塔体包括若干个沿竖直方向堆叠的吸收单元,且各吸收单元相互独立;
每个吸收单元的入口烟道分别与原烟气管道连通,以吸入含硫的原烟气,每个吸收单元的出口烟道分别与净烟气管道连通,以排出脱硫过的净烟气,且入口烟道位于吸收单元的底部,出口烟道位于吸收单元的顶部;所述吸收单元内设有喷淋装置,以对原烟气脱硫;所述吸收单元的底部分别与浆池连通,以排除喷淋后的喷淋液。
进一步,所述塔体和浆池一体式设置,所述塔体固定在浆池上,且所述塔体最底部的吸收单元与浆池的顶部开口直接连通,其余的吸收单元通过排液管与浆池连通。
或者,所述塔体和浆池分体设置,所述吸收单元均通过排液管与浆池连通。
进一步,所述吸收单元为喷淋空塔,所述喷淋空塔的喷淋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若干层除雾器和若干层喷淋层。
或者,所述吸收单元为填料塔,所述填料塔的喷淋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若干层除雾器、若干层喷淋层和填料层。
进一步,所述填料层是矩鞍环、鲍尔环、阶梯环或波纹填料。
或者,所述吸收单元为喷淋托盘塔,所述喷淋空塔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若干层除雾器、若干层喷淋层和托盘,所述托盘为网状。
进一步,所述入口烟道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15°。
吸收单元的外壁材质为碳钢衬胶、碳钢衬玻璃鳞片、碳钢贴衬合金(合金材质为2205、1.4529等材质)、整体FRP材质或整体合金材质,与液体接触的材质均需耐Cl-腐蚀。各吸收单元竖向层叠布置,相互独立。根据船舶空间尺寸,吸收单元与浆池2采用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
所述浆池采用和多级吸收单元一体式结构,浆池直径与吸收单元一致或者不同。浆池材质为碳钢衬胶、碳钢衬玻璃鳞片、碳钢贴衬合金(合金材质为2205、1.4529等材质)、整体FRP材质或整体合金材质,材料满足液体中的Cl-腐蚀要求。
除雾器设置在吸收单元内,位于吸收单元的上部,用于除去原烟气中夹带的雾滴。若干层除雾器采用折流叶片式、管式、丝网式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除雾器的材质采用PP、FRP或合金,除雾器的材料需满足液体中的Cl-腐蚀要求。
所述喷淋层设置在吸收单元内,位于除雾器的下方,用于将浆液均匀的分布到吸收单元内。材质采用碳钢双面衬胶、FRP或合金,且喷淋层的材料均需满足在液体中的Cl-腐蚀要求。
所述填料层设置在吸收单元内,位于喷淋层的下方,采用矩鞍环、鲍尔环、阶梯环或波纹填料,材质为PP、陶瓷或合金材质,且填料层的材料需满足液体中的Cl-腐蚀要求。
所述托盘设置在喷淋托盘塔吸收单元内,位于喷淋层的下方,采用多孔板,材质为PP、合金材质,且托盘的材料满足液体中的Cl- 腐蚀要求,烟气从多孔板的孔隙往上走,液体从多孔板的孔隙往下流。
所述入口烟道设置在多级喷淋层、填料层或托盘的下部,以与水平方向呈5°~15°夹角的方式倾斜接入塔体,其内部烟气流速控制在 10m/s~20m/s,入口烟道的材质为碳钢衬玻璃鳞片、碳钢贴衬合金或整体合金材质,且入口烟道的材料需满足液体中的Cl-腐蚀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润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润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69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机前轮转弯控制系统
- 下一篇:多余度电刹车机电驱动架构及刹车力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