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斜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4831.0 | 申请日: | 2017-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7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方立锋;蔡炳芳;项勇;毛元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神通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叶绍华 |
地址: | 31540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斜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具斜顶装置。一种模具斜顶装置,包括斜顶体,导向板和上顶板:斜顶体包括若干根斜顶杆,与斜顶杆相对应的若干个斜顶导向块和与斜顶杆相对应的若干个滑块,所述的斜顶杆底部与滑块连接,在斜顶导向块顶部设有滑槽,所述的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的滑槽内,所述的斜顶杆顶部相互嵌合后组成空心柱体,所述的空心柱体外侧设有成型部,导向板中间设有固定块,所述的导向板上设有与斜顶杆对应的倾斜通孔,所述的斜顶杆穿过所述倾斜通孔,所述的固定块卡在所述的空心柱体的中空部分内,所述的斜顶导向块固定在上顶板上。本实用新型便于具有外侧具有整圆内侧倒扣特征的塑件的成型与脱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具斜顶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斜顶又名斜梢,是模具设计中用来成形产品内部倒钩的机构,适用于比较简单的倒钩情况。注塑成型模具的过程中,塑料先在注塑机的加热料筒中受热熔融,然后在注塑机螺杆或活塞的推动下,经浇注系统进入模具型腔,最后在型腔中硬化定型。随着目前塑料制品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现在的注塑工艺主要使用卡扣式的连接方式,而这种连接紧固装置反映到模具上就是倒扣结构。因此会使用斜顶装置完成塑件在卡扣处的成型,而且在注塑成型后利用斜顶将塑件顺利地顶出。
当生产具有整圆内侧倒扣特征的塑件,传统生产过程中可采用强制脱模的方法,但是强制脱模的方法只适用于软质塑料,并且脱模时经常发生塑件包住斜顶不易脱模的情况,会导致筋位或柱位根部拉裂,甚至有时在塑件筋位和柱位的包紧,塑件有可能跟着斜顶一起移动,严重导致塑件变形、顶针刮花塑件、撞伤塑件、报废整件塑件的情况发生,所以强制脱模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生产具有整圆内侧倒扣特征的塑件时存在的不易脱模,塑件容易变形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在生产具有整圆内侧倒扣特征的塑件时,易于脱模,不会损伤塑件的模具斜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具斜顶装置,包括:
斜顶体:斜顶体包括若干根斜顶杆,与斜顶杆相对应的若干个斜顶导向块和与斜顶杆相对应的若干个滑块,所述的斜顶杆底部与滑块连接,在斜顶导向块顶部设有滑槽,所述的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的滑槽内,所述的斜顶杆顶部相互嵌合后组成空心柱体,所述的空心柱体外侧设有成型部;
导向板:导向板中间设有固定块,所述的导向板上设有与斜顶杆对应的倾斜通孔,所述的斜顶杆穿过所述倾斜通孔,所述的固定块卡在所述的空心柱体的中空部分内;
上顶板:所述的斜顶导向块固定在上顶板上。
在合模过程中,所述的斜顶杆的顶部相互嵌合,形成所述的空心柱体,所述的固定块卡在所述的空心柱体的中空位置中,起到固定的作用,塑件固定在所述的空心柱体外侧,塑件倒扣卡在所述的成型部内,每一根斜顶杆受到了自身重力,所述的倾斜通孔内壁向内的力,固定块向外的力,和与其他斜顶杆产生的作用力,每一根斜顶杆受力平衡,此时整个斜顶体是一个稳定的结构。在脱模过程中,上顶板向上运动,带动整个斜顶体向上运动,导向板固定不动,此时所述的固定块脱离所述空心柱体的中空部分,斜顶杆失去固定块的支撑力,倾斜通孔具有固定斜顶杆倾斜角度的作用,斜顶杆由于倾斜通孔的作用倾斜角度不变,因此所述的滑块向内滑动,斜顶杆向内运动收拢,此时所述的空心柱体结构被破坏,塑件倒角脱离所述的空心柱体上的成型部,上顶板继续向上运动,将塑件顶出。脱模完成后,上顶板向下运动,固定块顶开斜顶杆,所述的滑块沿滑槽向外侧运动,斜顶杆顶部相互嵌合组成空心柱体,固定块卡在所述空心柱体的中空位置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神通模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神通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48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