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时采用液压油和磁流变液两种工作介质的双套筒减振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394816.6 | 申请日: | 2017-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7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良;刘前结;李刚;丁孺琦;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F16F9/06;F16F9/48;F16F9/5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0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同时 采用 液压油 流变 液两种 工作 介质 套筒 减振器 | ||
1.一种同时采用液压油和磁流变液两种工作介质的双套筒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吊耳(1)、活塞杆夹具(2)、外活塞杆(3)、减振器上端盖(4)、减振器外套筒(5)、螺母Ⅰ(6)、线圈Ⅰ(7)、浮动活塞Ⅰ(8)、减振器下端盖(9)、下吊耳(10)、补偿弹簧(11)、浮动活塞Ⅱ(12)、螺母Ⅱ(13)、线圈Ⅱ(14)、内活塞(15)、外活塞(16)、减振器内套筒(17)、内活塞杆(18)以及螺母Ⅲ(19);活塞杆夹具(2)与外活塞杆(3)间隙配合,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活塞杆夹具(2)中心加工有圆形通孔,内活塞杆(18)与活塞杆夹具(2)中心圆形通孔内表面间隙配合;内活塞杆(18)上端外表面加工有外螺纹,紧贴活塞杆夹具(2)下端面部位加工有环形凸台;上吊耳(1)下端面中心加工有内螺纹孔;内活塞杆(18)与活塞杆夹具(2)通过上吊耳(1)进行紧固连接;减振器上端盖(4)加工有中心圆形通孔和3个周向均匀布置的圆形通孔,3根外活塞杆(3)分别与减振器上端盖(4)的3个周向均匀布置的圆形通孔内表面间隙配合,内活塞杆(18)与减振器上端盖(4)中心圆形通孔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都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减振器上端盖(4)与减振器外套筒(5)上端面间隙配合,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减振器上端盖(4)与减振器外套筒(5)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减振器内套筒(17)上端加工有环形凸台;减振器内套筒(17)与减振器上端盖(4)通过螺钉和螺母Ⅲ(19)进行紧固连接;减振器内套筒(17)与减振器上端盖(4)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外活塞(16)加工有3个周向均匀布置的圆形通孔,外活塞杆(3)下端与外活塞(16)圆形通孔内表面过盈配合;外活塞杆(3)下端外表面加工有外螺纹;外活塞杆(3)与外活塞(16)通过螺母Ⅰ(6)进行紧固连接;外活塞(16)外表面与减振器外套筒(5)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外活塞(16)内表面与减振器内套筒(17)外表面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外活塞(16) 加工有3个周向均匀布置的供液压油通过的腰形通孔A,其径向宽度为1.0mm;内活塞(15)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内活塞杆(18)下端与内活塞(15)圆形通孔内表面过盈配合;内活塞杆(18)下端外表面加工有外螺纹;内活塞杆(18)与内活塞(15)通过螺母Ⅱ(13)进行紧固连接;内活塞(15)外圆周面加工有2个环形凹槽;线圈Ⅰ(7)缠绕于内活塞(15)上侧环形凹槽中;线圈Ⅱ(14)缠绕于内活塞(15)下侧环形凹槽中;内活塞(15)与减振器内套筒(17)内表面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内活塞(15)加工有3个周向均匀布置的供磁流变液通过的腰形通孔B,其径向宽度为1.0mm;内活塞(15)外表面加工有2个引线槽,内活塞杆(18)、活塞杆夹具(2)中心和上吊耳(1)加工有引线孔;线圈Ⅰ(7)和线圈Ⅱ(14)的引线分别通过内活塞(15)外表面的引线槽,经过内活塞杆(18)和活塞杆夹具(2)的引线孔,再通过上吊耳(1)的引线孔中引出;浮动活塞Ⅰ(8)外表面与减振器外套筒(5)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浮动活塞Ⅰ(8)内表面与减振器内套筒(17)外表面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浮动活塞Ⅱ(12)与减振器内套筒(17)内表面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减振器内套筒(17)底部中间加工有圆形沉孔,补偿弹簧(11)下端与减振器内套筒(17)圆形沉孔间隙配合,补偿弹簧(11)上端与浮动活塞Ⅱ(12)下端面接触;减振器下端盖(9)上端面中心加工有圆形沉孔,减振器内套筒(17)外表面与减振器下端盖(9)圆形沉孔间隙配合;减振器下端盖(9)与减振器外套筒(5)下端面间隙配合,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减振器下端盖(9)与减振器外套筒(5)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减振器下端盖(9)下端加工有外螺纹;下吊耳(10)上端面中心加工有内螺纹孔;减振器下端盖(9)与下吊耳(10)通过螺纹紧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时采用液压油和磁流变液两种工作介质的双套筒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减振器上端盖(4)、外活塞(16)以及减振器外套筒(5)之间围成封闭容腔Ⅰ;外活塞(16)、浮动活塞Ⅰ(8)以及减振器外套筒(5)之间围成封闭容腔Ⅱ;浮动活塞Ⅰ(8)、减振器下端盖(9)以及减振器外套筒(5)之间围成封闭容腔Ⅲ;减振器上端盖(4)、内活塞(15)以及减振器内套筒(17)之间围成封闭容腔Ⅳ;内活塞(15)、浮动活塞Ⅱ(12)以及减振器内套筒(17)之间围成封闭容腔Ⅴ;封闭容腔Ⅰ和封闭容腔Ⅱ内填充液压油;封闭容腔Ⅲ内填充压缩气体;封闭容腔Ⅳ和封闭容腔Ⅴ内填充磁流变液;当外活塞杆(3)和内活塞杆(18)沿轴向方向受拉伸时,封闭容腔Ⅰ内的液压油经过液流通道进入封闭容腔Ⅱ,封闭容腔Ⅳ内的磁流变液经过液流通道进入封闭容腔Ⅴ;当外活塞杆(3)和内活塞杆(18)沿轴向方向受压缩时,封闭容腔Ⅱ内的液压油经过液流通道进入封闭容腔Ⅰ,封闭容腔Ⅴ内的磁流变液经过液流通道进入封闭容腔Ⅳ;外活塞杆(3)沿轴向方向运动时,封闭容腔Ⅰ和封闭容腔Ⅱ的体积会发生相应变化,此时浮动活塞Ⅰ(8)会通过轴向方向的上下浮动来实现体积补偿;内活塞杆(18)沿轴向方向运动时,封闭容腔Ⅳ和封闭容腔Ⅴ的体积会发生相应变化,此时浮动活塞Ⅱ(12)会通过轴向方向的上下浮动来实现体积补偿,补偿弹簧(11)会支撑浮动活塞Ⅱ(12)的运动,也可以起到消振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481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还原竖炉
- 下一篇:一种还原竖炉生产海绵铁的炉顶气利用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