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单片机的新型智能LED台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4551.X | 申请日: | 2017-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0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宋海声;薛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62201 | 代理人: | 周立新 |
地址: | 73007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单片机 新型 智能 led 台灯 | ||
1.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新型智能LED台灯,包括台灯本体,其特征在于,该台灯本体上安装有单片机最小系统(6),单片机最小系统(6)分别与照明驱动电路(1)、视力保护电路(2)、红外检测电路(3)、时钟电路(4)、电源电路(5)、声音提醒电路(7)、LCD显示电路(8)和按键电路(9)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片机的新型智能LED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片机最小系统(6)由单片机芯片、数模转化电路和时钟电路构成,其中的单片机芯片采用STC89C52RC单片机,该单片机芯片为第七芯片(U7),第七芯片(U7)的第1脚、第2脚、第3脚、第4脚和第5脚分别与按键电路(9)相连接;第七芯片(U7)的第15脚分别与时钟电路(4)和LCD显示电路(8)连接;第七芯片(U7)的第16脚分别与时钟电路(4)和LCD显示电路(8)连接;第七芯片(U7)的第14脚、第32脚、第33脚、第34脚、第35脚、第36脚、第37脚、第38脚和第39脚分别与显示电路(8)连接,第七芯片(U7)的第31脚与电源电路(5)连接;第七芯片(U7)的第21脚与照明驱动电路(1)连接;第七芯片(U7)的第6脚与视力保护电路(2)连接;第七芯片(U7)的第22脚与红外检测电路(3)连接;第七芯片(U7)的第23脚接电源电路(5);第七芯片(U7)的第24脚与声音提醒电路(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单片机的新型智能LED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照明驱动电路(1)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第七芯片(U7)的第21脚,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接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和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和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均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电源电路(5);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单片机的新型智能LED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视力保护电路(2)包括第一芯片(U1)和第二芯片(U2),第一芯片(U1)为NE555定时器,第二芯片(U2)采用74LS161计数器;第一芯片(U1)的第4脚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接第一芯片(U1)的第7脚和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第一芯片(U1)的第2脚和第6脚均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一芯片(U1)的第5脚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一芯片(U1)的第1脚、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和第二芯片(U2)的第8脚接地;第一芯片(U1)的第8脚接电源电路(5);第一芯片(U1)的第3脚接第二芯片(U2)的第2脚;第二芯片(U2)的第11脚接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二芯片(U2)的第12脚接第四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第四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二芯片(U2)的第13脚接第五发光二极管(D5)的正极,第五发光二极管(D5)的负极接第七电阻(R7)的一端,第二芯片(U2)的第14脚接第六发光二极管(D6)的正极,第六发光二极管(D6)的负极接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和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均接地;第二芯片(U2)的第7脚和第10脚接第七芯片(7)的第6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师范大学,未经西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455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导电率光电复合式韧性线缆
- 下一篇:一种软磁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