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奶牛产后灌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4493.0 | 申请日: | 2017-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3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马亚宾;张国拴;倪俊卿;蒋桂娥;杨晨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亚宾 |
主分类号: | A61D7/00 | 分类号: | A61D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奶牛 产后 灌服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奶牛产后灌服器,包括桶体、药桶上盖、电子气泵、胃导管和开口器,所述药桶上盖上设置有进气孔和减压阀,且进气孔上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右端安装有气压调节阀门,所述电子气泵与气压调节阀门通过连通管连接,所述药桶上盖的中间安装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底部安装有药料输送管,且导管的顶部安装有药桶上盖接口,所述胃导管接头一卡接在药桶上盖接口上,所述胃导管接头二卡接在开口器上,且开口器上安装有牛鼻钳,所述药桶上盖安装在桶体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压调节阀门的配合使用,能够控制和调节桶体内的气压,通过减压阀的配合使用,能够保证对奶牛不造成伤害,通过固定扣的配合使用,使得桶体和药桶上盖密封性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灌服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奶牛产后灌服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牧场标准化、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奶牛疾病的防治重点也有所改变,日常保健工作逐渐被人们认可。奶牛产后阶段是饲养管理中最为关键的时期,即使目前先进的营养技术,也无法满足奶牛循环产犊、产奶的高负荷压力,致奶牛产后体力透支,免疫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严重失衡,而通常此时奶牛大多存在食欲不振的现象,因此,奶牛产后的灌服工作对奶牛产后的存活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传统的奶牛产后灌服工作通常是通过人工灌服,通过锥形漏斗连接软管进行灌服,存在工人劳动强度高、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缺点。一般的灌服器仅为一根导管,灌服需要3人以上来完成,灌服时,极易发生误入气管现象,从而造成牛的死亡;本发明采取在胃导管前部安装略粗的硬导管的方法,保证插胃管时,胃导管无法进入气管,只能进入胃管,而传统灌服工作很容易造成导管误入气管,造成奶牛伤害,甚至死亡,不能满足规模奶牛场产后保健程序的有效执行,为了解决上述所出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奶牛产后灌服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奶牛产后灌服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奶牛产后灌服器,包括桶体、药桶上盖、电子气泵、胃导管和开口器,所述药桶上盖上设置有进气孔和减压阀,且进气孔上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右端安装有气压调节阀门,所述电子气泵与气压调节阀门通过连通管连接,所述药桶上盖的中间安装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底部安装有药料输送管,且导管的顶部安装有药桶上盖接口,所述胃导管的一端设置有胃导管接头一,且胃导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胃导管接头二,所述胃导管接头一卡接在药桶上盖接口上,所述胃导管接头二卡接在开口器上,且开口器上安装有牛鼻钳,所述药桶上盖安装在桶体上。
优选的,所述开口器为一段略粗的硬导管。
优选的,所述导管延伸到药桶上盖的上下两端。
优选的,所述桶体上安装有至少四个固定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奶牛产后灌服器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通过气压调节阀门的配合使用,能够控制和调节桶体内的气压,通过减压阀的配合使用,控制奶牛灌服液体流速和灌服时间,保证灌服工作安全、迅速、方便完成,省时省力,通过胃导管的软管和硬管部分的配合,保证插胃管时,只能进入瘤胃而无法进入气管,通过固定扣的配合使用,使得桶体便于携带和挪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药桶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桶体,2、药桶上盖,3、电子气泵,4、进气孔,5、进气管,6、气压调节阀门,7、连通管,8、减压阀,9、药桶上盖接口,10、胃导管,11、胃导管接头一,12、胃导管接头二,13、开口器,14、牛鼻钳,15、固定扣,16、导管,17、药料输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亚宾,未经马亚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44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用高效割草设备
- 下一篇:一种模具斜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