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柱状电池电压采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4434.3 | 申请日: | 2017-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4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汪正道;蒋晓路;唐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向东智造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6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状 电池 电压 采样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柱状电池电压采样系统。
背景技术
电压是电池重要性能指标,目前对电池的电压采样设备主要通过万用表的形式,但是万用表设备昂贵,无法批量检测,这就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柱状电池电压采样系统。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柱状电池电压采样系统,包括:采样单元、模数转换单元、数据传输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
采样单元采样输入端连接外部电池组,采样电路采样输出端连接模数转换单元信号输入端,模数转换单元信号输出端连接数据传输单元信号输入端,数据传输单元信号交互端连接数据处理单元信号交互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样单元与柱状电池连接,进行采样操作,快捷方便。
所述的柱状电池电压采样系统,优选的,所述采样单元包括:
待采样柱状电池B1的正极通过一个滤波电容C1接入到稳压芯片U1的输入引脚1,稳压芯片的输出引脚3通过滤波电容C2与电阻R1相连,电压采样点为电池B1的正极和模数转换单元ADC6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该采样单元采集信号稳定。
所述的柱状电池电压采样系统,优选的,所述模数转换单元包括:
采样单元采样输出端连接第9电阻一端,第9电阻另一端分别连接单片机信号输入端和第16电容一端,第16电容另一端接地;电源输出端分别连接单片机电源输入端和第26电容一端、第27电容一端与第28电容一端,另一电源输出端分别连接单片机另一电源输入端和第18电容一端、第19电容一端与第22电容一端,电源指示灯D5正极连接电源,电源指示灯D5负极连接第19电阻一端,第19电阻另一端连接单片机指示信号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该模数转换单元设计合理,转换数据稳定可靠。
所述的柱状电池电压采样系统,优选的,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包括:
第3发光二极管正极连接电源输出端,第3发光二极管负极连接串口芯片输入端,第4发光二极管正极连接电源输出端,第4发光二极管负极连接串口芯片输入端,串口芯片数据负极端分别连接第17电阻一端和第32电容一端,第32电容另一端接地,第17电阻另一端分别连接恒流源信号输出端和USB数据负极接口,串口芯片数据正极端分别连接第18电阻一端和第33电容一端,第33电容另一端接地,第18电阻另一端分别连接恒流源信号输出端和USB数据正极接口。
所述的柱状电池电压采样系统,优选的,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的数据传输引脚2通过一个上拉电阻R5的引脚1连接到模数转换单元数据接入端,上拉电阻的引脚2接到电源输出端。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柱状电池电压采样系统通过六个以上的采样单元进行批量的柱状电池电压采样,同时对温度进行实时采集,从而能够提高检测电池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采样单元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数据传输单元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模数转换单元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单片机外围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向东智造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向东智造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44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