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挡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3409.3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1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睿;杨钊;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安第斯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99/00 | 分类号: | B62J9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7 | 代理人: | 岳兵 |
地址: | 402160 重庆市永川区兴龙大***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配件领域。
背景技术
摩托车作为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因为使用方便和很强的路面适应能力而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代步工具,随着摩托车技术发展,对摩托车驾驶的舒适性、美观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位于摩托车车头部的照明系统和位于摩托车车身的电瓶之间通常通过导线进行连接,而导线没有东西进行遮挡通常都是裸露在外,而没有遮挡的导线显得非常杂乱,影响摩托车整体美观度,同时导线还容易受到风吹日晒,导致其使用寿命缩短,或者产生漏电,危害使用者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挡线结构,以解决传统的摩托车照明系统导线裸露在外导致的导线使用寿命短并且影响整体美观度的问题。
基础方案:挡线结构,包括位于在摩托车油箱座前端和摩托车车头之间的挡线板,所述挡线板包括挡线部和与摩托车油箱座前端相匹配的固定部,所述挡线部呈弧形。
上述技术方案的特点是:将挡线板的固定部固定在摩托车油箱座前端,挡线部朝向导线,并遮挡导线,将导线包围在挡线板和摩托车之间。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的设置遮挡住了摩托车的车灯导线,使摩托车导线显露不出,保证了摩托车整体的美观度。
2、固定部的形状和摩托车油箱座相匹配,加强了挡线板和摩托车油箱座之间连接的契合度,加强了整体的结构强度。
3、挡线部将导线包覆起来,在保证了美观度的同时避免了导线免受风吹日晒,使导线不易腐蚀风化,增强了导线的使用寿命。
方案二,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固定部上连接有契合摩托车油箱座形状的第一安装片。固定部通过第一安装片连接摩托车油箱座且第一安装片契合摩托车油箱座形状,使挡线板和摩托车之间的位置配合适当,并且拆装方便。
方案三,作为对方案二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安装片倾斜熔接在固定部内壁,所述第一安装片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本装置安装部和固定部熔接,增加了结构的稳固程度,固定部通过第一安装片连接摩托车油箱座,便于安装。
方案四,作为对方案三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固定部前端沿挡线部轴向向前延伸形成第二安装片,所述第二安装片上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片和第一安装片配合将挡线板固定,保障了挡线板和摩托车油箱座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方案五,作为对方案四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安装片、挡线部和固定部一体成型。一体成形,使本结构牢固均匀,可以保证强度。
方案六,作为对方案五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安装片、第二安装片和摩托车油箱座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螺栓连接使本装置拆装方便,并且可以增加预紧力防止松动,不会引起连接处材料成分相变。
方案七,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固定部边缘设有和摩托车油箱座形状匹配的折边。折边的设置使挡线板的边缘处和摩托车油箱座的贴合紧密,贴合度高,连接牢固紧密,美观度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挡线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挡线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挡线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挡线板1、挡线部2、固定部3、第一安装片4、第一安装孔5、第二安装片6、第二安装孔7、折边8。
实施例基本如图1所示,挡线结构 ,包括位于在摩托车油箱座前端和摩托车车头之间的挡线板1,挡线板1包括挡线部2和与摩托车油箱座前端相匹配的固定部3。如图2和图3 所示,挡线部2呈弧形固定部3上连接有契合摩托车油箱座形状的第一安装片4,第一安装片4倾斜熔接在固定部3内壁,第一安装片4上设有第一安装孔5,固定部3前端沿挡线部2轴向向前延伸形成第二安装片6,第二安装片6上设有第二安装孔7,第二安装片6、挡线部2和固定部3一体成型,本结构牢固均匀,可以保证强度。
第一安装片4、第二安装片6和摩托车油箱座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螺栓连接使本装置拆装方便,并且可以增加预紧力防止松动,不会引起连接处材料成分相变,固定部3边缘设有和摩托车油箱座形状匹配的折边8,折边8的设置使挡线板1的边缘处和摩托车油箱座的贴合紧密,贴合度高,连接牢固紧密,美观度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安第斯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安第斯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34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伸缩功能的后视镜
- 下一篇:一种基于超声焊接的智能共享单车车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