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继电器控制电路及电源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3146.6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58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47/02 | 分类号: | H01H4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地址: | 5105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继电器 控制电路 电源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继电器控制电路及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通常作为“自动开关”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来提高输出响应速度,例如: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驱动电路中,在电源和时序控制电路之间接入继电器来控制时序控制电路的供电,缩短输出电压响应时间和上升时间,提高响应速度。
继电器包括线圈部分和开关部分(即触点部分),当给继电器线圈提供规定值以上的电源电压(吸合电压)时,则线圈中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产生电磁效应使继电器开关吸合(即继电器动触点与常开触点吸合)为负载供电。通常继电器线圈的输入端和继电器开关的输入端连接同一电源,当该电源突然降低时会造成继电器线圈供电不足,从而导致继电器开关断开,输出端掉电,例如:当继电器开关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连接有电容,且继电器输出端连接的电容的容量大于继电器输入端连接的电容的容量时,在继电器开关吸合时,继电器输出端连接的电容瞬间抽取电荷,继电器输入端电压被快速拉低至小于继电器的释放电压,此时造成继电器线圈供电不足,导致继电器开关断开(即继电器动触点与常开触点断开),继电器开关的输入端连接的电容重新充电,随着电容两端电压上升,到达继电器吸合电压后继电器开关重新吸合,从而引起继电器开关输出端电压出现明显的掉沟,在比较恶劣情况下,输出端电压甚至会存在2-3个沟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及电源电路,避免继电器开关输入端电压降低引起继电器线圈供电不足而造成继电器开关输出端电压掉电,提高电路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驱动模块和继电器供电模块;
所述继电器驱动模块包括串联在继电器线圈的供电回路中的开关元件和控制所述开关元件开启或关闭的控制信号输入端;
所述继电器供电模块包括用于连接继电器开关的电源供电端、第一二极管和第一电容;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电源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还用于连接继电器线圈的输入端。
进一步地,所述继电器驱动模块还包括与继电器线圈反向并联的第二二极管,其中,所述开关元件为开关管;
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继电器驱动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
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继电器驱动模块还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
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通过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还通过所述第三电阻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继电器驱动模块还包括第二电容;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继电器驱动模块还包括第三二极管和第四电阻;
所述第三二极管与所述第二二极管同向并联,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一电阻并联。
优选地,所述开关管是NPN型三极管,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为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源电路,包括继电器控制电路和继电器;
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为如前所述的继电器控制电路;
所述继电器包括线圈和开关;
所述继电器驱动模块的开关元件串联在所述继电器线圈的供电回路中,所述继电器供电模块的电源供电端与所述继电器开关连接,所述继电器供电模块的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继电器线圈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其中,所述第四电容的容量大于第三电容的容量;
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继电器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继电器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31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湿粕脱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烤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