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船载直升机的冲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2597.8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4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黄开胜;王云;汪汉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主分类号: | B64F5/30 | 分类号: | B64F5/3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汪玮华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直升机 冲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直升机冲洗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船载直升机的冲洗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船舶功能需求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船舶具备了搭载直升机的能力。其中,许多船舶的吨位并不大,无法设置机库,仅设有起降平台,临时搭载直升机。在这种条件下,目前市场上已有的直升机冲洗车就不适用了。该冲洗车底部设有轮子,平时存放在机库并采取相应的系留措施,使用时靠人力推到起降平台上使用,是专门为设有机库的大型船舶设计的。为了保证冲洗车移动时的稳定性,此类装置的高度一般都设计的较小,长度与宽度方向的尺寸较大。因此,对于无机库的船舶,使用此类冲洗车将大大占用船舶的总体舱室资源,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需求而提供一种适用于船载直升机的冲洗装置,能够满足无机库的直升机冲洗的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船载直升机的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及设于柜体中的清水箱、洗涤水箱、冲洗系统、发动机清洗系统、发动机洗涤系统和吹干系统,所述冲洗系统包括冲洗水泵、冲洗截止阀、冲洗软管和水枪,冲洗泵的出水管及冲洗软管的进口分别与冲洗快速接头的两端相连,水枪与冲洗软管的出口相连,冲洗水泵的进水管与清水箱相连,其上设有冲洗截止阀;所述发动机清洗系统包括清洗水泵、清洗软管和清洗过滤器,清洗过滤器设于清洗水泵的进水管上,与清洗水箱相连通,清洗水泵的出水管及清洗软管的进口分别与清洗快速接头的两端相连;所述发动机洗涤系统包括洗涤水泵、洗涤软管和洗涤过滤器,洗涤过滤器设于洗涤水泵的进水管上,与洗涤水箱相连通,洗涤水泵的出水管及洗涤软管的进口分别与洗涤快速接头的两端相连;所述吹干系统包括进气管、吹干截止阀和吹干软管,吹干截止阀设于进气管上,进气管的进口与气源相连,进气管的出口及吹干软管的进口分别与吹干快速接头的两端相连。
按上述方案,所述清水箱和洗涤水箱底部设有接水盘,清水箱上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洗涤水箱上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和搅拌器,洗涤水箱的进口洗涤液过滤器。
按上述方案,所述冲洗截止阀上设有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与所述冲洗水泵相连。
按上述方案,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和限位开关相连,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冲洗截止阀、清洗水泵和洗涤水泵相连。
按上述方案,所述清洗水泵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分别设有第一清洗节流阀及第二清洗节流阀,所述洗涤水泵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分别设有第一洗涤节流阀及第二洗涤节流阀,所述进气管上设有气体节流阀。
按上述方案,所述冲洗水泵的出水管、清洗水泵的出水管、洗涤水泵的出水管及进气管上分别设有冲洗压力表、清洗压力表、洗涤压力表和气体压力表,所述冲洗压力表依次通过冲洗测压软管及冲洗测压接头与冲洗水泵的出水管相连,所述清洗压力表依次通过清洗测压软管及清洗测压接头与清洗水泵的出水管相连,所述洗涤压力表依次通过洗涤测压软管及洗涤测压接头与洗涤水泵的出水管相连,所述气体压力表依次通过气体测压软管及气体测压接头与进气管相连。
按上述方案,所述柜体底部四角位置设有减振器,顶部前端两侧设有钢丝绳隔振器。
按上述方案,所述冲洗水泵、清洗水泵和洗涤水泵均为三缸陶瓷柱塞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船载直升机的冲洗装置,能够满足无机库的直升机冲洗的需求,结构合理、整体美观、安装维护方便,采用截止阀、限位开关及液位传感器与控制装置联锁,实现了进水保护、低水位停机和限压等功能,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清水箱及洗涤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冲洗系统的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发动机清洗系统的分布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发动机洗涤系统的分布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吹干系统的分布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未经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25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登机车用经济型转向桥
- 下一篇:机身对接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