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粘度聚合釜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392385.X | 申请日: | 2017-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1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 发明(设计)人: | 叶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市强力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20 | 分类号: | B01J19/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40 | 代理人: | 李振泉,杨大庆 |
| 地址: | 245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度 聚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粘度聚合釜。
背景技术
在生产高粘度化工材料时,由于反应液的粘度高,易粘壁,聚合釜内易形成块状聚合物。块状聚合物可造成聚合釜输送泵入口堵塞、跳停事故,且部分块状物体进入脱单体塔后堵塞降液管,造成塔压升高、液泛,生产被逼停车。
为解决聚合物粘附釜壁的问题,已有技术中设置聚合釜的搅拌器是由两根不锈钢立管和上下横梁组成矩形结构,两根不锈钢立管的中心距聚合釜的中心距离不等。搅拌器转动时,由于两根立管的回转半径不同,一根立管走大圆,另一根立管走小圆;其中回转半径大的立管起到刮壁的作用。以年产10kT/a聚乙烯醇的聚合釜为例,聚合釜筒体直径为2200mm,立管直径300mm,两根立管的中心距聚合釜的中心距离分别为600mm、944mm,这种方式是依靠缩小立管与聚合釜内壁的间距来解决聚合物粘附釜壁的问题。但是并没有解决聚合物结壁、以及如何消除块状聚合物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粘度聚合釜,解决现有高粘度聚合釜在聚合反应中,容易发生聚合物粘附釜壁的现象,而粘附釜壁产生的块状聚合物可造成聚合釜输送泵入口堵塞、跳停事故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粘度聚合釜,包括釜体,伸入釜体内的主轴,设置在主轴上可随其转动的桨叶,桨叶的末端设置有和釜体内壁相适配的刮臂,刮臂为自桨叶末端弯曲向上延伸的钩状结构,刮臂靠近釜体内壁的一侧呈弧面结构。
为了提高釜壁粘附聚合物的刮除性能,并提高效率和结构的整体合理、稳定性,刮臂设置有两根,沿主轴轴线间隔180°对称设置。
为了更好的实现刮臂的刮除性能,刮臂的横截面呈锚状,其包括锚杆,设置在锚杆顶端的弧形锚臂;锚杆的两侧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的底部和锚臂的内壁相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刮臂刮釜臂粘附的聚合物的性能,锚臂的冠端和釜体内壁的距离为8~10mm。
为了提高整体稳定性,刮臂和桨叶一体成型。
为了便于拆卸、装配、运输,刮臂可拆卸装置在桨叶的末端。
进一步的,刮臂的顶端向主轴方向弯曲,且其顶端为弧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刮臂的设置能够及时刮除聚合釜运作过程中粘在釜壁上的块状聚合物,有效解决聚合物粘附釜壁的问题,使得粘附在釜壁上的聚合物能够及时被刮下搅拌,有效避免聚合釜输送泵入口堵塞、跳停事故的发生。刮臂和釜臂相对的一侧呈弧面结构,能够保证聚合釜转动搅拌过程中,刮臂不会卡住,提高桨叶转动的整理流畅性,同时减少局部摩擦力,更加节能。加强筋的设置能够提高刮臂的使用寿命,不会因为刮臂不停刮除粘附在釜壁上的聚合物而发生断裂、折断的问题。刮臂可拆卸设置,方便更好刮臂及组装运输。刮臂的顶端向主轴方向弯曲,且其顶端为弧面结构,便于刮臂取出,同时更加安全,不会因为顶端过于尖而伤到操作人员。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高粘度聚合釜,包括釜体1,伸入釜体1内的主轴2,设置在主轴2上可随其转动的桨叶3,其特征在于:桨叶3的末端设置有和釜体1内壁相适配的刮臂4,刮臂4为自桨叶3末端弯曲向上延伸的钩状结构,刮臂4靠近釜体1内壁的一侧呈弧面结构。刮臂4设置有两根,沿主轴2轴线间隔180°对称设置。
刮臂4的横截面呈锚状,其包括锚杆5,设置在锚杆5顶端的弧形锚臂6;锚杆5的两侧设置有加强筋7,加强筋7的底部和锚臂6的内壁相接。锚臂6的冠端和釜体1内壁的距离为8~10mm。刮臂4和桨叶3一体成型或者刮臂4可拆卸装置在桨叶3的末端。刮臂4的顶端向主轴2方向弯曲,且其顶端为弧面结构。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市强力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黄山市强力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23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催化剂的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反复式搅拌装置以及聚羧酸减水剂反应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