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内科应急监测诊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1032.8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1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王芙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芙蓉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02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玉山 |
地址: | 27621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位弹簧 应急监测 诊治装置 上表面 伸缩杆 伸缩套 心内科 置物槽 底座 操作台 支撑杆 套接 工具箱 本实用新型 表面滑动 端口位置 关键部位 内侧表面 上端固定 挤压条 心脏 监测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内科应急监测诊治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的内侧两端均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表面滑动套接有伸缩套,所述伸缩套的端口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置物槽的内侧表面,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内侧套接伸缩杆的表面,所述伸缩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条,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工具箱。该心内科应急监测诊治装置,能够辅助医务人员进行心脏等关键部位的监测,保证医务人员能够及时的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对症下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内科应急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心内科应急监测诊治装置。
背景技术
内科常见疾病有心绞痛、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疾病,心内科疾病发作时存在治疗困难,致命率高,易复发等多种困难,所以,应重视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
医务人员在对病人进行心脏检测或者心血管检测时,需要使用检测仪器对病人进行检测,现有的一些诊治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使用起来比较繁琐,同时有效病情还需要进行药物注射才能进行观察和监测,医用工具较多,给医务人员在工作时带来一定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内科应急监测诊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应急监测诊治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的内侧两端均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表面滑动套接有伸缩套,所述伸缩套的端口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置物槽的内侧表面,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内侧套接伸缩杆的表面,所述伸缩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条,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工具箱,所述工具箱的上端通过铰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内侧粘黏有针筒带,所述针筒带的内侧与箱盖的内侧表面之间紧贴有针筒,所述工具箱的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套,所述第一定位套的内侧活动套接有定位杆,定位杆的上端活动套接有第二定位套,第二定位套的上端焊接有托盘。
优选的,所述挤压条由橡胶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操作台的一侧表面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扶手,扶手的表面涂抹有树脂材料制成的防滑层。
优选的,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板框。
优选的,所述操作台的另一侧表面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转动槽,转动槽的内部下端活动套接有垫片,垫片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圆杆,圆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照明灯,圆杆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圆盘,圆盘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转动槽的端口表面,圆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开关,开关通过电路串联连接照明灯,开关与室内供电电源通过并联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心内科应急监测诊治装置,能够辅助医务人员进行心脏等关键部位的监测,保证医务人员能够及时的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对症下药;置物槽内能够存放专用的仪器,通过挤压条的固定,使得仪器在摆放时更加稳定,在移动时也能够保证仪器的安全,托盘通过定位杆进行架高,使得工具箱内的空间可以供医务人员进行使用,同时托盘也方便拆卸,使得医务人员能够在狭小空间时,通过托盘携带治疗工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具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复位弹簧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槽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芙蓉,未经王芙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10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