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芯预制分支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89417.0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7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郑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大为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4;H01B7/17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523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支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尤其涉及一种多芯预制分支线。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工业程度的不断提高,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场所建设越来越多,建筑物内的用电量和电路排线的复杂性也大大增加,使得建筑物内的配线越来越困难,因此,建筑物配电电路的排线成为人们日益关注和重视的一大课题,尤其在建筑施工现场,配电成本的降低、减少敷设占用空间、施工周期的缩短以及供电的可靠性成为投资商和建筑商及供电部门的一致强烈要求。用传统的母线槽虽能解决配线中的分支问题,但母线槽存在许多先天不足,使用不便,工程造价成本过高,不安全隐患等。所以现在急需一种新的布线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排线困难,成本造价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多芯预制分支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芯预制分支线,包括主干电缆和分支线,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预制主体,预制主体内部设置至少一主干电缆、至少一分支线和至少一电缆接驳器,主干电缆和分支线通过电缆接驳器连接,预制主体外部一端设置至少一主管道,主管道与预制主体连接处设置密封结构,预制主体外部另一端设置至少一第一分管道和至少一第二分管道,第一分管道、第二分管道与预制主体的连接处均设置密封结构,主干电缆和分支线均包括多根缆芯,主干电缆从主管道穿入,经过电缆接驳器与分支线连接后,从第一分管道穿出,分支线从第二分管道穿出,第一分管道和第二分管道均设置多个缆芯孔,缆芯孔的形状尺寸与缆芯的形状尺寸相匹配,第一分管道和第二分管道平行设置,并且第一分管道的长度是第二分管道长度的两倍,多个缆芯孔平行设置,并且多个缆芯孔的长度不一,多个缆芯孔为圆形孔、扇形孔、方形孔或其他多边形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多芯预制分支线替代了原来造价昂贵的母线槽,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具有优良的安全可靠性,对施工环境要求低,占用空间小,弯曲半径小,便于施工排线,缩短施工周期,并且分支效果稳固,分支多样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多芯预制分支线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多芯预制分支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多芯预制分支线包括至少一预制主体1,预制主体1内部设置至少一主干电缆2、至少一分支线3和至少一电缆接驳器16,主干电缆2和分支线3通过电缆接驳器16连接。预制主体1外部一端设置至少一主管道11,主管道11与预制主体1连接处设置密封结构15。预制主体1外部另一端设置至少一第一分管道12和至少一第二分管道13,第一分管道12、第二分管道13与预制主体1的连接处均设置密封结构15。主干电缆2和分支线3均包括多根缆芯(图未示),主干电缆2从主管道11穿入,经过电缆接驳器16与分支线3连接后,从第一分管道12穿出,分支线3从第二分管道13穿出。第一分管道12和第二分管道13均设置多个缆芯孔14,缆芯孔14的形状尺寸与缆芯的形状尺寸相匹配,用于缆芯直接穿出,或者直接插入其他部件,实现多缆芯接驳,提高接驳效率,使排线简单化。第一分管道12和第二分管道13平行设置,并且第一分管道12的长度是第二分管道13长度的两倍。多个缆芯孔14平行设置,并且多个缆芯孔14的长度不一,提高缆芯接驳处的抗剪强度,提高接驳质量,确保正常使用。多个缆芯孔14为圆形孔、扇形孔、方形孔或其他多边形孔。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大为线缆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大为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894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