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丝回收系统及其螺旋式废烟破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89266.9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3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谢亮华;练孔辉;钱本炎;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德瑞华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3/00 | 分类号: | B02C13/00;B02C13/26;B02C23/16;A24C5/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林青中 |
地址: | 415010 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东***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丝 回收 系统 及其 螺旋式 破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烟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烟丝回收系统及其螺旋式废烟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各个卷烟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难以避免的会产生出各种不合格、残次的烟支,该部分烟支无法用于销售流通,称之为废烟。但是,这些废烟中所含的烟丝还是具有很高的价值,故必须对其进行回收。
在烟丝回收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是对废烟进行破碎,以使烟丝从烟纸中分离出来。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破碎方式是采用击打组件对废烟进行击打。但是,如果击打组件的转速过高,处理出来的烟丝会太碎,且烟丝中会混入太多的碎纸屑,分选非常困难。此外,针对具有新型的空芯滤嘴的废烟,击打组件转速过高会导致空芯滤嘴中的滤芯从滤嘴中脱出并混入到烟丝中,而这是绝不能允许的。因此,实际处理过程中击打组件的转速都控制在一个较低的范围。
然而,较低的转速会导致击打组件对废烟的打击作用有限。而且,由于废烟在没有遮挡的情况下会快速穿过击打组件的击打区域,故废烟受到的击打次数也进一步减少,进而导致废烟的纸筒中的烟丝分离不充分。由于废烟的纸筒中还有相当部分的烟丝未能分离出来,故烟丝的回收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设备烟丝回收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提高烟丝回收率的烟丝回收系统及其螺旋式废烟破碎装置。
一种螺旋式废烟破碎装置,包括:
可转动设置的外筒体,具有收容腔,所述外筒体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进料口及出料口;
转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外筒体内;
击打组件,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并安装于所述转轴上;
其中,所述外筒体的内壁设置有提烟组件,所述提烟组件在所述外筒体的内壁形成凹凸结构,所述外筒体的内壁在沿所述进料口到所述出料口的方向上还设置有螺旋导流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导流件为固定于所述外筒体的内壁并绕所述转轴设置的螺旋叶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击打组件为多个呈长条形的击打条,且所述多个击打条与所述转轴平行设置并沿所述转轴的周向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击打条与所述转轴之间,还设置有遮挡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挡件为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挡板,所述多个挡板套设于所述转轴上并与所述转轴及所述击打条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烟组件为突出于所述外筒体内壁的柱状和/或板状和/或点状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烟组件为以下任意一种结构:
所述提烟组件为沿所述外筒体的轴向延伸的板体;
所述提烟组件为沿所述外筒体的轴向延伸的弹性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烟组件为多个,且沿所述外筒体的周向均匀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烟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导向面,在所述外筒体的横向截面内,所述导向面相对于所述转轴与所述导向面内任一点的连线倾斜。
一种烟丝回收系统,包括支架、提升装置及筛选装置,所述烟丝回收系统还包括:
如上述优选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螺旋式废烟破碎装置,所述外筒体可转动地设置所述支架上;
其中,所述提升装置的出料端及所述筛选装置的进料端分别与所述进料口及所述出料口连通。
上述烟丝回收系统及其螺旋式废烟破碎装置,废烟进入收容腔后可受到击打组件的击打并落入外筒体内。随着外筒体转动,提烟组件形成于外筒体内壁的凹凸结构与落下的废烟发生碰撞,以使废烟在外筒体内扬起,废烟再次进入击打组件的击打区域。经过多次循环,外筒体中的废烟都会被击打组件的反复击打多次。而且,在螺旋导流件的引导下,废烟沿螺旋的路径从进料口移动至出料口,故延长了废烟在收容腔内的停留时间,从而可进一步提升废烟被击打的次数。即使击打组件的转速较低,通过提升有效的击打次数也能对废烟实现充分的击打,从而使烟丝从烟纸中彻底分离。因此,上述烟丝回收系统及其螺旋式废烟破碎装置可有效地提高烟丝的回收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烟丝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所示烟丝回收系统中螺旋式废烟破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2所示螺旋式废烟破碎装置的横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德瑞华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德瑞华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892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