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机废气等离子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88313.8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1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龚联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永研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32 | 分类号: | B01D53/32;B01D53/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废气 等离子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一种有机废气等离子处理装置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有机废气的等离子降解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S指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VOCS给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对全球经济发展乃至人类的生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有机废气的治理技术有两类,一类是非破坏性方法,即将有机废气净化并回收。这类方法有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膜分离法等。该类方法存在设备费及维护费高,工艺流程复杂、有机物去除率不高等缺点。第二类是破坏性方法,如化学或生物反应,用光、热、催化剂和微生物等将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主要包括直接氧化焚烧、催化燃烧、生物处理、光分解和低温等离子分解等方法。该类方法中的非低温等离子技术存在设备投资大、能耗高、有机物去除不彻底等缺点。由于低温等离子技术具有高VOCS去除率、操作弹性大、设备费用低、产物为对环境无害的气体等优点而逐渐代替一类非破坏性方法和二类非等离子技术被广泛采用。
低温等离子技术的原理是施加电能将气体电离以加速气相化学反应,特别是生成高氧化性的自由基来进行气态氧化反应,将有害气体污染物氧化成无害物或低毒物。
低温等离子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电子束放电、辉光放电、电晕放电、介质阻挡放电、滑动弧放电。电子束放电存在设备运行费用高,会产生射线,工业应用时必须建有防辐射工程等缺点;电晕放电存在能量利用率低、放电能量不均匀、处理效率易受电极形状的影响等缺点;介质阻挡放电存在能量利用率低,沿面放电反应器内的非平衡等离子区域小,不易实现工业化等缺点;辉光放电由于需要在真空状态下工作,系统较为复杂,工作过程为批处理,无法在线连续生产,效率难以提高。滑动电弧放电用在处理有机废气领域,主要经历击穿阶段、平衡阶段、平衡与非平衡转化阶段和非平衡四个阶段,能量的75%-85%的消耗多集中在非平衡阶段,而能量的转化多集中在平衡与非平衡转化阶段。滑动电弧虽然优于有机废气的非破坏性处理方法和现有的破坏性处理方法,但仍然存在单位处理量小,单位处理量降解能耗偏高、臭氧处理不干净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滑动电弧等离子有机废气处理方法的工业化进程。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的等离子技术以解决现有有机废气治理领域存在的能量利用率低,处理量小,单位处理能耗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滑动电弧等离子处理有机废气的装置,本发明通过在等离子反应装置内设置能量利用装置,以增加放电电弧面积,扩大反应区面积,延长滑动电弧放电的平衡与非平衡转化阶段,在提高能量利用率的同时,提高有机废气的去除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有机废气等离子处理装置,该等离子处理装置为等离子反应器,包括反应器筒体、位于反应器筒体顶端的气体进口、反应器底端的气体出口、位于反应器筒体内的等离子放电电极、用于给等离子放电装置供电的电源接口;所述反应器筒体上设置有使滑动电弧面积及长度得以扩大的能量利用装置。
所述能量利用装置为能量利用板和能量利用杆的组合或者能量利用板。
所述能量利用板距离反应器筒体底端的高度应该小于或者等于等离子放电电极底端距离反应器筒体低端的高度;所述能量利用杆距离反应器筒体底端的高度应该大于或者等于能量利用板底端距离反应器筒体低端的高度。
所述能量利用板为弧形板。
所述能量利用杆或者能量利用板为金属材质。
所述能量利用杆或者能量利用板的材质为钨或者铜。
有益效果
1、扩弧装置的存在使放电电弧面积增大,平衡与非平衡转化阶段的能力利用率大大提高,有机废气处于高温处理状态的时间延长,可提高有机废气的处理量。
2、扩弧装置提高有机废气的去除率,有机废气的去除率高达99.9%。
3、使用本发明等离子装置处理有机废气,等离子装置废气排放口温度,比废气进口温度仅提高几十度,安全可靠。处理效果好:二噁英等难以处理的物质,瞬间完全分解,实现达标排放。
4、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臭氧排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有机废气的等离子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气体出口、2-反应器筒体、3-能量利用杆、4-放电电极、5-喷嘴、6-高压电源接口、7-气体进口、8-绝缘基座、9-能量利用板。
具体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永研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永研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883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