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血管切开头及血管切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87905.8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5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嵇小兵;付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勇超;嵇小兵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孙辉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部 血管 切开 刀片 切开器 本实用新型 患者血管 手法操作 推进过程 医疗设备 弯折角 血管壁 刺入 伸入 连通 相抵 医护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血管切开头及血管切开器。包括:用于伸入血管的第一针部、与第一针部连通并与第一针部之间具有弯折角的第二针部、以及位于第一针部和第二针部之间的分别与第一针部和第二针部连接的刀片。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医护工作者将血管切开头的第一针部的尖端刺入患者血管内,并沿血管的延伸方向逐渐向血管内深入直至刀片与血管壁相抵,刀片在血管切开头的逐渐推进过程中逐渐将血管切开。避免了现有的血管切开手法操作上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血管切开头及血管切开器。
背景技术
全国性慢性肾脏病(CKD)横断面调查表明,我国CKD总患病率达10.8%,CKD患者预计近1.2亿,但CKD知晓率仅为12.5%。尿毒症患者数量庞大,到了终末期肾脏病,需要行肾脏替代治疗,肾移植等待肾源及费用问题,导致目前我国血液透析患者数量较多,行血液透析需要建立血管通路,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不管低位还是高位内瘘都需要吻合血管,使得动脉吻合到静脉上,达到静脉动脉化得标准,为以后血液净化治疗打好基础。然而在术中牵拉血管都会导致血管痉挛,血管直径更加细小,血管直径变小后极大地增加了手术的难度。
因而,现有技术中存在血管切开难度系数较大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管切开头及血管切开器,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血管切开难度系数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技术方案1的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管切开头,包括:
用于伸入血管的第一针部、与所述第一针部连通并与所述第一针部之间具有弯折角的第二针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针部和所述第二针部之间的分别与所述第一针部和所述第二针部连接的刀片。
另外,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1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
所述刀片的形状为三角形。
另外,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
所述刀片包括与所述第一针部连接第一边、与所述第二针部连接第二边和用于切割的第三边。
另外,技术方案4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
所述第一边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针部的长度,并且所述第二边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针部的长度。
另外,技术方案5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
所述刀片的第三边与所述第一边的夹角为5-80度。
另外,技术方案6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5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
所述刀片的第三边的长度为0.6-0.8cm。
另外,技术方案7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6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
所述第一针部和/或所述第二针部上设置有用于表示切割距离的刻度标识。
另外,技术方案8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7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
所述刻度标识为颜色标识或者刻度线。
一种的血管切开器,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血管切开头。
另外,技术方案10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9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
还包括注射器,所述注射器的头部与所述血管切开头可拆卸连接。
结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勇超;嵇小兵,未经付勇超;嵇小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879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穿刺引导针
- 下一篇:一种超声引导桡动脉穿刺置管固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