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产后门内板的模具及后门内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87583.7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2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成志;孙志;王星;冯亮亮;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2/20;B21D53/88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64 | 代理人: | 李爱华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产 后门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后门内板的模具及后门内板。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在越来越多乘用车,因后排乘客上下车的方便性需要,设计造型时后门与侧围C柱分缝线跨越到后轴中心线上,典型的代表车型为两箱车和SUV。然而,后门内板跨越后轮胎弧度越长,零件成型过程中出现开裂和起皱的风险就越大。
后门内板在成型过程出现开裂和起皱的问题常受以下因素影响:1.材料,2.后门内板高度,3.工艺造型拉延深度,4.工艺面复杂程度,5.成型压力大小,6.材料进料速度,7.模具表面粗糙度,8.模具材料,9.间隙,10.拔模角度,11.产品R角大小,12.材料尺寸。其中,后门内板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已经选择定义好,不能更改替换。后门内板高度和产品R角,在汽车结构总布置时和产品造型已设计定型,也不能调整更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降低后门内板开裂和起皱风险的用于生产后门内板的模具及后门内板。
为达上述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后门内板的模具,其包括用于生产C柱分缝部的第一模具部和用于生产覆盖后轮胎的侧壁部的第二模具部,第一模具部和第二模具部相连接,在第二模具部设有若干个用于在拉延过程中吸收侧壁部的多余料的凹槽。
进一步地,凹槽包括两直线型的斜线部和连接两斜线部的圆弧部,两斜线部分别从圆弧部的端部向远离圆弧部的方向倾斜延伸。
进一步地,凹槽的深度为3-5mm。
进一步地,凹槽的斜线部的长度为32.48mm,圆弧部的弧长为52.17mm。
进一步地,凹槽的个数为四个。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后门内板,其包括C柱分缝部和用于覆盖后轮胎的侧壁部,C柱分缝部和侧壁部相连接,后门内板利用如上所述的用于生产后门内板的模具制作,在侧壁部形成若干个与凹槽相对应的凹口。
进一步地,凹口包括两直线型的斜线口和连接两斜线口的圆弧口,两斜线口分别从圆弧口的端部向远离圆弧口的方向倾斜延伸。
进一步地,凹口的深度为3-5mm。
进一步地,凹口的斜线口的长度为32.48mm,圆弧口的弧长为52.17mm。
进一步地,凹口的个数为四个。
综上所述,由于在第二模具部设有若干个凹槽,该凹槽在拉延过程中可吸收侧壁部的多余料,这可降低后门内板开裂和起皱的风险。此外,通过在凹槽设置两直线型的斜线部和连接两直线型的斜线部的圆弧部,可增加凹槽的总体长度,从而增加侧壁部的多余料的吸收量,这可进一步降低后门内板开裂和起皱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后门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后门内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凹口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式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生产后门内板的模具包括用于生产C柱分缝部1的第一模具部和用于生产覆盖后轮胎的侧壁部2的第二模具部,第一模具部和第二模具部相连接。,在第二模具部设有若干个用于在拉延过程中吸收侧壁部2的多余料的凹槽。
凹槽包括两直线型的斜线部和连接两直线型的斜线部的圆弧部,两直线型的斜线部分别从圆弧部的端部向远离圆弧部的方向倾斜延伸。凹槽的深度为3-5mm,凹槽的直线型的斜线部的长度为32.48mm,圆弧部的弧长为52.17mm,凹槽的个数为四个。斜线部和圆弧部的末端相切。
此外,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后门内板包括C柱分缝部1和用于覆盖后轮胎的侧壁部2。C柱分缝部1和侧壁部2相连接。该后门内板通过本实施例的用于生产后门内板的模具制作,在侧壁部2形成四个与凹槽相对应的凹口3。凹口3包括两直线型的斜线口31和连接两直线型的斜线口31的圆弧口32,两直线型的斜线口31分别从圆弧口32的端部向远离圆弧口32的方向倾斜延伸。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位于左边的直线型的斜线口31从圆弧口32的左端向左上方倾斜延伸,位于右边的直线型的斜线口31从圆弧口32的右端向右上方倾斜延伸。凹口3的深度为3-5mm,直线型的斜线口31的长度为32.48mm,圆弧口32的弧长为52.17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875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自动落料整形治具
- 下一篇:下前板钣金件自动化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