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钛合金肋骨替代假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87103.7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4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温小鹏;樊晓娥;张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28 | 分类号: | A61F2/2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钛合金 肋骨 替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钛合金肋骨替代假体,包括假体本体及钢丝线,其中,假体本体的两端均设有卡固部件,其中,所述卡固部件为圆弧形结构,卡固部件扣合于人体肋骨的表面,卡固部件上开设有固定孔,钢丝线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孔及人体肋骨,钢丝线的另一端缠绕于卡固部件及人体肋骨表面,钢丝线两端拧合固定,将人体肋骨与卡固部件相连接,假体本体上设有若干减重孔,该假体的重量较轻,用料少,成本低,并且与人体肋骨之间固定牢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替代假体,具体涉及一种钛合金肋骨替代假体。
背景技术
肋骨左右各十二根,后端皆与胸椎相连,第1-10肋前端各自或融合后与胸骨相连;第11、12肋前端游离,合而构成胸廓,对保护胸腔内脏器起作重要作用。由于肋骨肿瘤、外伤和先天性畸形等疾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而造成胸壁缺损,术后容易引起胸壁软化、反常呼吸及纵隔摆动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或者术后胸壁塌陷影响美观。故大多数学者认为:胸壁缺损大于6cm×6cm者,需行骨性重建,恢复胸廓的形态功能。
目前肋骨的重建方法和材料较多,但均非适形材料,不能做到精确修复。常见的主要有三种,1、自体组织:其来源广泛、取材方便、组织相容性好,无异物反应,但缺点是取材有限,抗拉强度不足,破坏其它组织结构造成手术创伤。2、人工材料:有钢板、钛板、有机玻璃板、钢丝网等,但其组织相容性差,不易塑形及裁剪。3、生物材料:多取自动物组织,但其具有抗原性,易产生排斥。
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然而现有的替代假体重量较大,在制备过程中用料较多,成本高,并且现有肋骨替代假体在进行固定时,均通过螺钉穿过肋骨替代假体及肋骨实现假体与肋骨的固定,然而在实际应用时,由于肋骨骨皮质较薄,骨质较为脆弱,从而导致固定不牢靠,并且容易使人体肋骨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钛合金肋骨替代假体,该假体的重量较轻,用料少,成本低,并且与人体肋骨之间固定牢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钛合金肋骨替代假体包括假体本体及钢丝线,其中,假体本体的两端均设有卡固部件,其中,所述卡固部件为圆弧形结构,卡固部件扣合于人体肋骨的表面,卡固部件上开设有固定孔,钢丝线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孔及人体肋骨,钢丝线的另一端缠绕于卡固部件及人体肋骨表面,钢丝线的两端相连接,将人体肋骨与卡固部件相连接,假体本体上设有若干减重孔。
各减重孔分为若干组,其中,各组减重孔中的各减重孔沿卡固部件轴向依次布置,且相邻两组减重孔中的各减重孔交错分布。
各减重孔的直径为3mm。
固定孔的直径为2mm。
同一组中相邻两个减重孔之间的间距为5mm-8mm。
同一组减重孔中的各减重孔等间距分布。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钛合金肋骨替代假体包括假体本体及钢丝线,其中,假体本体的端部设有卡固部件,卡固部件扣合于人体肋骨表面,卡固部件上开设有固定孔,钢丝线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孔及人体肋骨,钢丝线的另一端缠绕于卡固部件及人体肋骨的表面,钢丝线的两端相连接,从而将人体肋骨与假体本体固定牢固,假体本体上设有若干减重孔,该减重孔既能降低假体本体对人体其他部位的作用力,并能降低假体本体的重量,较少假体本体的用料,降低假体本体的成本,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极强,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治疗成本,具有较为广阔的医疗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卡固部件3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871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