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编程的软件加密锁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86848.1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7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林强;刘冰;张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强 |
主分类号: | G06F21/12 | 分类号: | G06F21/12;G06F21/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6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编程 软件加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密锁,特别涉及一种可编程的软件加密锁。
【背景技术】
软件加密就是通过修改软件,使得软件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特定的硬件,这个硬件被称为软件加密锁,加密锁是一种计算机外设,它工作在计算机的并行口,软件运行时,首先向加密锁发送指令,加密锁接收到指令后,完成相应的处理,然后把处理结果返回给软件,软件收到检查数据是否合理,进一步决定是否继续正常运行,目前大多软件加密锁携带不变,同时并行口没有采取保护措施,容易被破解者有机可成,造成文件内容泄露,为止,我们提出一种可编程的软件加密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编程的软件加密锁,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编程的软件加密锁,包括锁体、并行口、单片机U1和单片机U2,所述锁体内安装有内衬,所述内衬内设有单片机U1与单片机U2,且单片机U2置于单片机U1下方,所述单片机U1与单片机U2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单片机U1顶部一侧设有指令寄存模块与通用寄存器模块,所述指令寄存模块一侧连接有第一寻址模块,且第一寻址模块一侧连接有程序模块,所述程序模块一侧安装有指令模块,所述指令模块一端连接有译码模块,且译码模块一端连接有第二寻址模块,所述第二寻址模块一 端连接有通用寄存器模块,所述译码模块另一侧连接有操作码模块,所述操作码模块一端安装有执行模块,所述执行模块一侧连接数据总线,且另一侧用导线连接有标志寄存器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锁体一端连接有细线,且细线一端连接有锁套。
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U2顶部安装有程序模块与数据模块,所述数据模块一端连接有数据总线,所述数据总线分别连接通用寄存器模块与执行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标志寄存器模块、第一寻址模块、第二寻址模块、指令模块、译码模块、操作码模块、执行模块均安装于单片机U1顶部。
进一步的,单片机U1一端连接有并行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可编程的软件加密锁,通过对单片机U1与单片机U2的分层设置,节省了锁体自身的体积,使得加密锁更加小巧,携带更加方便,同时加密锁增加了锁套,保护并行口不被破坏,同时锁套由细线连接,不会丢失,同时加密锁具备编程能力。加密者可以自行设计或者检查程序是否准确,给破解者带来很大麻烦,不仅需要解码程序,还需要加密锁本身,结构方便,功能实用,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编程的软件加密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编程的软件加密锁的单片机U1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编程的软件加密锁的单片机U2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锁体;2、并行口;3、细线;4、锁套;5、指令寄存器模块;6、第一寻址模块;7、数据总线;8、执行模块;9、内衬;10、标志寄存器模块;11、导线;12、操作码模块;13、指令模块;14、译码模块;15、第二寻址模块;16、通用寄存器模块;17、程序模块;18、数据模块;19、单片机U1;20、单片机U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可编程的软件加密锁,包括锁体1、并行口2、单片机U119和单片机U220,所述锁体1内安装有内衬9,所述内衬9内设有单片机U119与单片机U220,且单片机U220置于单片机U119下方,所述单片机U119与单片机U220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单片机U119顶部一侧设有指令寄存模块5与通用寄存器模块16,所述指令寄存模块5一侧连接有第一寻址模块6,且第一寻址模块6一侧连接有程序模块17,所述程序模块17一侧安装有指令模块13,所述指令模块13一端连接有译码模块14,且译码模块14一端连接有第二寻址模块15,所述第二寻址模块15一端连接有通用寄存器模块16,所述译码模块14另一侧连接有操作码模块12,所述操作码模块12一端安装有执行模块8,所述执行模块8一侧连接数据总线7,且另一侧用导线11连接有标志寄存器模块10。
其中,所述锁体1一端连接有细线3,且细线3一端连接有锁套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强,未经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868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