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限制桥梁横向位移的阻尼弹簧减隔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86673.4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1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任更锋;房永祥;赵君委;邵志向;朱贤明;冯海玉;张可赞;李振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限制 桥梁 横向 位移 阻尼 弹簧 减隔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尼弹簧减隔震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限制桥梁横向位移的阻尼弹簧减隔震装置。
背景技术
大量的桥梁震害表明由于桥梁本身的抗震能力的不足出现了各种桥梁震害,桥梁上部结构的移位震害在破坏性地震中极为常见,这种震害表现为桥梁结构的纵向移位、横向移位以及扭转移位。
我国属于桥梁大国,拥有桥梁近百万座,而每年有很多的桥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大位移或大变形,从而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一般在抗震设计中,通过在盖梁的两侧设置挡块来限制桥梁的横向位移,由于抗剪能力的不足而导致使用传统的抗震技术并不能有效的减少桥梁横向的地震作用,从而导致了桥梁结构的破坏,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能够限制桥梁横向位移、改善桥梁横向抗震性能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用于限制桥梁横向位移的阻尼弹簧减隔震装置,该装置能够限制桥梁横向位移,改善桥梁的横向抗震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限制桥梁横向位移的阻尼弹簧减隔震装置包括挡块阻尼支座、盆式单向滑动支座及两根阻尼弹簧;
所述挡块阻尼支座包括侧底板、侧顶板、第一橡胶块及若干减震弹簧,其中,各减震弹簧的一端与侧底板一侧相连接,各减震弹簧的另一端沿轴向穿过第一橡胶块与侧顶板一侧相连接,两根阻尼弹簧的一端与侧顶板的另一侧相连接,盆式单向滑动支座包括顶板、第二橡胶块及底座,两根阻尼弹簧的另一端与顶板的侧面相连接,第二橡胶块的顶部与顶板的底部相连接,第二橡胶块的底部与底座的上部相连接;
侧底板的另一侧固定于外界挡块混凝土上,顶板的顶部固定于桥梁底部,底座的底部固定于桥墩的墩顶或盖梁上。
顶板通过顶部螺栓锚固于桥梁底部。
底座通过底部螺栓固定于桥墩的墩顶或盖梁上。
侧底板通过锚固螺栓锚固于外界挡块混凝土上。
阻尼弹簧通过第一橡胶垫块与侧顶板相连接,阻尼弹簧通过第二橡胶垫块与顶板的侧面相连接。
侧顶板的外端面上套接有用于对第一橡胶块及侧底板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套筒;顶板的外端面上套接有用于对第二橡胶块及底座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套筒,两根阻尼弹簧的端部与第二限位套筒的外壁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限制桥梁横向位移的阻尼弹簧减隔震装置在具体操作时,在地震作用影响下,桥梁梁体存在横向位移的趋势,则会通过挡块混凝土挤压侧底板,从而使减震弹簧被压缩,进而将地震的能量转化为减震弹簧的弹性势能,从而增大桥梁结构的横向振动周期,减低桥梁的横向位移;当地震力过大而导致桥梁有向一侧发生大位移的趋势时,则使一根阻尼弹簧被压缩,另一根阻尼弹簧拉伸,从而在两根阻尼弹簧的协同作用下减少桥梁本体的横向位移及变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极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其中,1为顶部螺栓、2为锚固螺栓、3为侧底板、4为第一橡胶块、5为减震弹簧、6为侧顶板、7为阻尼弹簧、8为第一橡胶垫块、9为第二橡胶垫块、10为顶板、11为第二橡胶块、12为底部螺栓、13为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限制桥梁横向位移的阻尼弹簧减隔震装置包括挡块阻尼支座、盆式单向滑动支座及两根阻尼弹簧7;所述挡块阻尼支座包括侧底板3、侧顶板6、第一橡胶块4及若干减震弹簧5,其中,各减震弹簧5的一端与侧底板3一侧相连接,各减震弹簧5的另一端沿轴向穿过第一橡胶块4与侧顶板6一侧相连接,两根阻尼弹簧7的一端与侧顶板6的另一侧相连接,盆式单向滑动支座包括顶板10、第二橡胶块11及底座13,两根阻尼弹簧7的另一端与顶板10的侧面相连接,第二橡胶块11的顶部与顶板10的底部相连接,第二橡胶块11的底部与底座13的上部相连接;侧底板3的另一侧固定于外界挡块混凝土上,顶板10的顶部固定于桥梁底部,底座13的底部固定于桥墩的墩顶或盖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866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