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可移动的内窥镜图像显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86504.0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4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木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雄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5 | 分类号: | A61B1/05;A61B9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叶龙飞;胡晶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青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移动 内窥镜 图像 显示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可移动的内窥镜图像显示系统,包括监视器、装载装置和供电装置,所述的监视器上设有无线视频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安装在内窥镜上的视频信号发射装置发出的无线视频信号,将内窥镜的图像呈现在所述的监视器上;所述的装载装置包括装载杆和在所述装载杆的底端设置的脚轮组件,所述的监视器可沿所述的装载杆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装载杆的顶端,所述的供电装置设置在所述的装载杆的下部。本实用新型可灵活摆放在手术室内任何位置,便于医护人员根据不同手术的不同站位需要作出任意调整,且无需电源线和视频线,类似“移动电话”,避免了连接头脱落,线缆拔插、线缆旋转引起的故障风险;同时采用单立柱设计,占用空间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可移动的内窥镜图像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可经由人体自然通道(口腔、鼻腔、肛门、阴道、尿道等)进入人体或经由人工通道(腹腔、胸腔、宫腔、脑部、背部、关节部等)进入人体内,在监视器上成像,从而直观看到X射线、超声等不能显示的病变,便于之后医生进行内科手术或外科手术。
在手术室中,目前常见的内窥镜有传统单屏内窥镜、有线式双屏内窥镜和吊臂式双屏内窥镜。
传统单屏内窥镜只有一个放置在内窥镜主机台车上的监视器,主刀、一助、二助、洗手护士共用一个监视器,医生站姿往往需要迁就监视器的位置,视角受限,往往是颈部长时间扭着,腰胯部顶着手术床,如果碰到单台大手术或者连续的手术,医生的颈部、腰胯部往往承受了极大的生理痛苦,容易形成职业病。
有线式双屏内窥镜是在现有台车内窥镜之外,再加一个台车,把第二台监视器放在增加的台车上,可随台车移动,第二台监视器通过插在手术室墙面插座或者拖线板供电,两个台车中间用视频线缆连接,因此,存在着以下问题:1)增加地面线缆,导致地板杂乱;同时,也给手术过程必需的人员走动带来限制,存在着视频线和电源线脱落带来的安全隐患和医疗风险。在两个台车中间,需要跨接视频线,同时增加的监视器需要电源线供电;由于手术规范要求,这些线缆不能跨接手术区域,都要用长线缆拖曳在手术室地面,导致地板杂乱无章;医护人员走动需要小心翼翼,以免不小心踢到视频线或者电源线,造成术中无图像,也导致医护人员无法自如地开展工作。2)移动受限。由于不同的手术,医生站位不同,监视器和内窥镜的位置需要根据医生站位调整,然而新增加的台车监视器的移动范围受限于两条线缆的长度:即跨接视频线和电源线的长度,无法自由地摆放在手术室内的任意位置;同时由于有线缆局限,手术室相关人员的正常移动需要小心翼翼,以免线缆接头掉下,极大地降低了手术效率。3)频繁拔插,故障率上升。每次手术开始前,护士需要插上新增台车监视器的视频线、电源线;每次手术结束后清理手术室时,护士需要拔掉新增台车监视器的电源线和视频线。频繁的拔插无法避免机械损坏和电位匹配带来的损害,从而导致摄像系统和监视器的故障率大大上升。4)空间更拥挤。常见手术室面积在25-40平方,需要放置非常多的医疗设备,本来空间已经非常拥挤,手术室多增加一个长方体台车,导致工作空间更加拥挤,增加感控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雄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理雄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865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