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型热风循环热剪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84508.5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6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中和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10 | 分类号: | F27B9/10;F27B9/30 |
代理公司: | 江阴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7 | 代理人: | 王明亮 |
地址: | 214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型 热风 循环 热剪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热风循环热剪炉。
背景技术
多棒长棒热风循环的热剪炉(简称热风循环的热剪炉)是铝型材挤压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将长圆铝铸棒加热剪切成小段,送给挤压机挤出。
目前普遍采用在热剪炉的炉膛上方设置燃烧室的方式,这样增加了热循环的路径及减少了热循环的次数;目前包设于炉膛四周的保温层均采用塞散棉的方式,这样保温效果不佳;虽然目前有余热利用(即把热剪炉的排气口的热空气回用的方式,如设置热交换器后将余热气体用于与燃烧器相连使得余热气体与燃烧器产生的高温气体混合),但是余热利用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热风循环热剪炉,其循环路径短、循环次数多,保温效果佳,余热利用率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节能型热风循环热剪炉,包括支撑柱、与支撑柱固定相连的炉膛、包设于炉膛四周的保温层、用于产生高温气体的燃烧器、炉膛上开设的排压口及与燃烧器连通的通道、与通道连通的喷风槽,所述喷风槽位于炉膛内;顶部保温层、底部保温层和侧面保温层中至少有一个保温层为由陶瓷纤维折叠模块制成的保温层。这样炉膛上方没有燃烧室,减小热循环路径、减少热循环次数,节约了能源;保温层不再是塞散棉而是陶瓷纤维折叠模块,铺好一排拆一排,利用其自身的膨胀保证了保温效果,同时考虑各排之间即高度方向上陶瓷纤维模块的膨胀很小,各排纤维模块之间设置补偿毯,提高了整个保温层的保稳效果。并且这种设置不需锚固件,直接通过铺设的方式即可,安装也方便。为进一步减少直连点、增强保温效果,支撑柱与炉膛连接处采用纳米保温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节能型热风循环热剪炉的进一步改进,陶瓷纤维折叠模块由多块陶瓷纤维模块并排组成,上下两排陶瓷纤维模块之间设置有陶瓷纤维补偿毯,炉膛外壁和炉膛内壁设置陶瓷纤维补偿毯。这样的设置是考虑陶瓷纤维模块的膨胀主要外周即长度和宽度方向,而高度方向的膨胀较小,为保证整体保温层的保稳效果,设置陶瓷纤维补偿毯。
作为本实用新型节能型热风循环热剪炉的进一步改进,侧面保温层为由陶瓷纤维折叠模块制成的保温层,所述顶部保温层为由多层陶瓷纤维补偿毯制成的保温层,所述底部保温层为由保温散棉制成的保温层。这样的设置安装更方便,因为如果全部采用陶瓷纤维模块,顶部保温层的安装上需要固定件如锚固件什么的,而这样不需固定件,安装方便。成本也相对低一些。
作为本实用新型节能型热风循环热剪炉的进一步改进,顶部保温层、底部保温层和侧面保温层均为由陶瓷纤维折叠模块制成的保温层。这样的设置整个热剪炉的保温效果将非常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节能型热风循环热剪炉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圆筒形热交换器与鼓风机,热交换器的长轴轴心与热剪炉的长向垂直,热交换器的两端部为入风口和出风口,热交换器的入风口与鼓风机相连,热交换器的出风口通过第二管道与燃烧器相连;所述排压口位于靠近侧面保温层处,排压口通过炉膛上的第一管道与热交换器的底部相连,热交换器的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位于远离排压口的侧面保温层处。相对于以前的热交换器,这样横向设置的热交换器,增加了排气口排出的热空气的传热面积与传热时间,提高了余热利用,排出的热空气通过热交换器后再进入燃烧器,与燃烧器产生的高温气体混合后再进入喷风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节能型热风循环热剪炉的进一步改进,燃烧器为燃烧机或烧嘴。
本实用新型循环路径短、循环次数多,节约能源;保温效果佳,余热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节能型热风循环热剪炉实施例一的侧面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仰视图。
图中:1、支撑柱 2、炉膛 3、保温层 4、燃烧器 5、排压口 6、通道 7、喷风槽 8、陶瓷纤维模块 9、陶瓷纤维补偿毯 10、保温散棉 11、热交换器 12、鼓风机 13、第二管道 14、第一管道 15、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以及效果有更加清楚地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中和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中和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845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稀疏表示和字典学习的轴承故障分类方法
- 下一篇:人脸检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