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汽净化的仿生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84091.2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0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袁浩;黄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昌润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B01D53/00;B01D4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66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汽 净化 仿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汽净化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水汽净化的仿生肺。
背景技术
目前的水汽净化装置是将污水水汽化后,通过风将水汽后向上吹,通过净化层,使得水汽在通过净化层时,被过滤净化,以达到流向大气中的水汽的污染程度最低。
如附图1所示的水汽净化装置,通过设置在污水管13上的雾化喷头14将污水15呈雾化状态喷向水汽腔室12,在雾化喷头14喷出时具有一定的压力,使得雾化污水15向上飘移,雾化污水15通过设置在水汽腔室12上部的活性炭层11净化之后,再飘入大气中。
但是这样的水汽净化装置,在活性炭层11吸收污染物达到饱和时,就不再吸收污染物了,使得净化程度大大降低,因此设计一种可以长期使用的净化层是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水汽净化的仿生肺,该仿生肺可以达到多次利用的效果,有效降低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水汽净化的仿生肺,包括拦污层,所述拦污层包括用于吸附水中污染物的多个吸附球,多个所述吸附球之间紧密堆叠,所述拦污层上端设有用于截流拦污的疏气层,所述疏气层设有用于拦污的截流棒,相邻所述截流棒之间形成用于导气的疏气间隙,所述截流棒设有用于吸附污染物的粘附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用于吸附水中的吸附球,使得水汽在经过拦污层时,水汽经过紧密堆叠的吸附球,层层过滤,使得水汽带有的污染物被紧密堆叠的吸附球吸附,使得从拦污层高密度布置的吸附球中出去的水汽最大程度的被净化;并且带有污染物的水汽被吸附在吸附球上,当吸附在吸附球上的水汽积累到一定程度,水汽形成水滴掉落至水汽净化装置的中继续形成水汽,再次过滤;通过设置疏气层以及设置在疏气层的截流棒和设置在截流棒上的粘附条,使得上升的水汽在经过拦污层后再次经过疏气层进行过滤,并相邻的截流棒之间形成的疏气间隙,使得经过净化的水汽经过疏气间隙加速流出水汽净化装置,以达到疏气层,可以疏水又可以疏气,使得在经过多次使用后,可以利用清洁试剂给拦污层以及疏气层清理污染物,以达到多次利用的效果,降低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所述拦污层上套设有固定套,所述吸附球填充于固定套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拦污层的固定套,使得拦污层容置在安装座中;通过将吸附球填充于固定套中,使得固定套中填满有吸附球,使得水汽从拦污层通过过滤时,不断的经过一个又一个的吸附球,使得水汽经过多个吸附球过滤吸附,以达到水汽的净化程度达到最大化。
进一步,所述吸附球的直径在5mm至10mm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填料设置成吸附球且吸附球的直径在5mm至10mm之间,是因为填料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但粒径过小,造成填料堆积过于密实,流体流经填料表面时阻力较大,能耗随之增加;并且小颗粒填料容易引起堵塞或被流体带走,从而5mm至10mm的直径吸附球填料,在最大程度上完成水汽净化。
进一步,所述粘附条呈螺旋状布置在截流棒的外壁上,并沿截流棒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相邻所述截流棒之间相交错布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粘附条螺旋状布置在截流棒的外壁,使得截流板如同丝杆一样,且相邻之间的截流棒之间相互交错布置,使得截流棒之间形成疏气间隙,使得经过拦污层的水汽在继续上升经过疏气层,通过设置在疏气层的粘附条继续过来水汽中的污染物,并让已经最大程度上净化的水汽经过疏气间隙,快速流向大气中。
进一步,所述截流棒为吸附材料制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截流棒采用吸附材料制作,使得水汽在经过疏气层时,经过大面积的吸附材料制作的截流棒,使得水汽层层过滤之后,流向大气的水汽最大程度上无污染。
进一步,所述固定套顶端上设有用于抵触疏气层的过滤网,所述固定套底端上设有用于安装仿生肺的安装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安装座顶端上设置过滤网,使得疏气层与拦污层被限制在固定套中,且在固定套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座,使得整个仿生肺在投入使用时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利用活性炭净化的水汽净化装置;
图2是本实施例中的仿生肺;
图3是图2中的A-A截面图;
图4是图3中的B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昌润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昌润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840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拼装式活性炭吸附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油烟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