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鲜养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83268.7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8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杨官品;刘滨;朱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龙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G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11134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汤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鲜 养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鲜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海鲜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人们对海鲜的喜爱,带动了海鲜养殖业的发展。其中,海对虾、螃蟹是较为受养殖户欢迎的海鲜,如何更加合理地设计低成本、高产量,同时便于管理的海虾、螃蟹等海鲜的养殖系统,是促进海鲜养殖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养殖产量高、便于管理的海鲜养殖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海鲜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和养殖屋,所述养殖池包括预埋基础、围坝、塑料格栅体和防渗膜,所述围坝为闭合的,设置于预埋基础上,所述塑料格栅体安装于围坝内,所述塑料格栅体与围坝内侧面和预埋基础上表面紧密贴合,所述防渗膜铺设于塑料格栅体上和围坝的顶部,所述预埋基础内预埋有一端伸入养殖池内的排水管;所述养殖屋设置于养殖池内,所述养殖屋包括藻床、养殖屋框架和棉毡,所述养殖屋框架为方体结构,包括位于顶部的第一层框架、位于近顶部的第二层框架、位于底部的第三层框架和连接三层框架的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一层框架相对的两边设置有多根托杆,所述藻床设置于托杆的上部;在第二层框架和第三层框架之间设置有若干倾斜的支架,所述支架包含两根连接第二层框架和第三层框架相斜对两边的连杆,所述棉毡成坡度固定布置在支架上;围绕所述养殖屋框架近底部四周设置有增氧纳米管,所述增氧纳米管通过三通管与连接通氧设备的通气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按倾斜方向分为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倾斜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位于养殖池外部的另一端通过排水弯头可拆卸连接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与排水管成90°角。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位于养殖池外部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供水管,所述供水管与设置于储水池中的水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围坝是由土堆砌而成或者由沙袋堆砌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增氧纳米管在方体结构的养殖屋框架的拐角处通过弯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位于养殖池外部的另一端与导水渠连接,所述导水渠连接处理池。
更进一步地,所述藻床由塑料栅格制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的两根连杆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支架的两根连杆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两根连杆之间的间距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养殖屋框架由PVC管拼装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所需材料成本低廉,养殖屋的结构设计提高养殖空间,增加养殖密度,提高养殖产量,实行养殖屋和养殖池的单元化自身处理(增氧、海藻净化、投放蛋白分离器),更好地实现水质处理与维护,提供更好的适于海鲜生长的水质环境,单元化养殖,便于管理、控制和喂养;同时排水系统的设计可方便对养殖池进行补水和换水,便于管理。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养殖池和养殖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养殖屋的结构爆炸图;
图4为连接溢流管的排水管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海鲜养殖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各标注为:1养殖池,11预埋基础,12围坝,13格栅体,14防渗膜,2养殖屋,21藻床,22养殖屋框架,221第一层框架,222第二层框架,223第三层框架,224支撑架,225支架,2251第一支架,2252第二支架,23增氧纳米管,24三通管,25弯管,26棉毡,3排水管,4导水渠,5处理池,6供水管,7储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龙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龙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832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