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双面led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383114.8 | 申请日: | 2017-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2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勇 |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29/89;F21V19/00;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1535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led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灯,尤其是一种车用双面led灯结构。
背景技术
led光源因为相对于传统灯泡具有光色纯正、能耗更低、抗震效果好和寿命长等优势,在汽车、摩托车和电动车等行业,led光源开始逐渐取代传统普通卤素车灯的位置,成为越来越多的机动车标配道路照明设备。常用的led照明装置都存在发热量较大的问题,而普通的led灯体结构的散热效果一般,使得普通的车用led灯的正常功率都受到一定的限制,或者需要在led照明装置安装配套的风扇进行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车用双面led灯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用双面led灯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灯体主体和设置于灯体主体底部的灯座安装孔, 并且在灯座安装孔内设置有LED驱动电源;所述灯体主体包括灯体上部和灯体下部,所述灯体下部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灯体上部为子弹头结构,在灯体下部和灯体上部的过渡连接处开挖设置有内凹于灯体主体表面的第一发光体安装槽,在灯体主体表面与第一发光体安装槽相对的另一侧开挖设置有内凹于灯体主体表面的第二发光体安装槽;所述第一发光体安装槽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槽上沿面、安装槽底面和安装槽下沿面,并且在安装槽底面设置有第一发光体安装座;所述第二发光体安装槽包括弧形槽面和设置于弧形槽面开孔内的第二发光体安装座;所述第一发光体安装座的表面与第二发光体安装座的表面平行,并且第二发光体安装座的安装位置与第一发光体安装座的安装位置在灯体主体轴向方向上相互错开;所述灯座安装孔为圆柱形开孔结构,并且灯座安装孔与第二发光体安装座所处的半开放空间连通,同时第二发光体安装座所处的半开放空间与第一发光体安装座所处的半开放空间连通;在所述灯体上部表面设置有沿灯体上部半径递增的圆弧形散热台,同时灯体上部的顶端采用圆锥形尖顶设计。
优选的,在灯座安装孔与灯体上部的结合部表面设置有环带结构,并且在环带结构上对称设置有灯体定位面。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上沿面与安装槽底面在连部处形成夹角,并且角度大于90度。
优选的,所述灯体上部采用实心结构。
优选的,所述灯体主体采用金属制成。
优选的,所述灯体主体采用铝或者铜或者铝合金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车用双面led灯结构,主要使用便于散热的金属合金材料,不仅结构小巧简单,而且相比普通车用led灯体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能够安装功率更大的led发光装置,同时不用加装散热风扇,降低了led车灯的整体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双面led灯结构实施例第一发光体安装槽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双面led灯结构实施例第二发光体安装槽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双面led灯结构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双面led灯结构实施例的后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双面led灯结构实施例的左视示意图;
图中1 灯体主体,2 灯体上部,3 灯体下部,4 灯座安装孔,5 安装槽上沿面,6 安装槽下沿面,7 第一发光体安装座,8 散热台,9 安装槽底面,10 灯体定位面,11 环带结构,12 第二发光体安装座,13 弧形槽面,14 第一发光体安装槽,15 第二发光体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车用双面led灯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勇,未经王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831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雨路灯
- 下一篇:以增强的热传递及改良的温度控制制备羟甲基烷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