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显示设备面框及显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81898.0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0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钟传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秦雪梅,刘静 |
地址: | 5105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设备面框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商业显示设备面框上的功能模块04的固定方式为如图1中所示的方式,功能模块04通过固定支架03固定在前框01上,功能模块04对应的功能端子从前框01的开口处露出,同时后盖02盖住整个功能模块04进行保护,且功能模块04与主板连接。
如此设置,功能模块04的体积较大,需要占用前框01与后盖02之间的空间较大,装配限制大;且在进行功能模块04的安装与拆卸时需要拆掉后盖02,拆装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显示设备面框的设置导致装配限制大及拆装效率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装配限制小及拆装效率较高的显示设备面框及显示设备。
一种显示设备面框,包括前框及后盖,所述前框与所述后盖之间形成收容空间,所述显示设备面框还包括固定支架、以及分体设置且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功能模块转接板及端子板,所述功能模块转接板与所述前框固定连接,所述端子板与所述功能模块转接板连接,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前框可拆卸连接且与所述端子板相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设备面框,包括分体设置的功能模块转接板及端子板,即将现有技术中的功能模块设置为分体的两部分,功能模块转接板与前框连接,在使用时其连接主板,负责数据处理和传输,端子板与功能模块转接板连接,在实现原有功能模块功能的同时,端子板与功能模块转接板在连接时可以相互叠加,占用前框与后盖之间的空间较小,装配限制小,且由于端子板与功能模块转接板分体设置,在拆装时只需要将端子板取出或安装,拆卸与安装便利,同时由于固定支架与前框可拆卸连接且与端子板相对应设置,则可以保证在不拆掉后盖的情况下,拆卸固定支架后即可拆掉端子板,拆装效率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框与所述后盖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端子板上的功能端子相对所述第一开口设置,所述端子板上的功能端子可至少部分露出所述第一开口或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可视范围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子板沿所述收容空间的纵向连接于所述功能模块转接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子板与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框与所述后盖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开口,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容置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固定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前框可拆卸连接且盖合所述第二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固定部容置于所述收容空间且与所述端子板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贴合于所述前框与所述后盖的外侧面并盖合于所述第二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固定部本体及所述固定部本体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端子板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为铝合金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模块转接板远离所述端子板的一端与所述前框固定连接,所述功能模块转接板靠近所述端子板的一端设置有凸出部,所述端子板靠近所述功能模块转接板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凹槽卡接。
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屏,还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显示设备面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设备,包括上述显示设备面框,显示设备面框包括分体设置的功能模块转接板及端子板,即将现有技术中的功能模块设置为分体的两部分,功能模块转接板与前框连接,在使用时其连接主板,负责数据处理和传输,端子板与功能模块转接板连接,在实现原有功能模块功能的同时,端子板与功能模块转接板在连接时可以相互叠加,占用前框与后盖之间的空间较小,装配限制小,且由于端子板与功能模块转接板分体设置,在拆装时只需要将端子板取出或安装,拆卸与安装便利,同时由于固定支架与前框可拆卸连接且与端子板相对应设置,则可以保证在不拆掉后盖的情况下,拆卸固定支架后即可拆掉端子板,拆装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所提供的显示设备面框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面框的爆炸图;
图3为图2中所提供的显示设备面框的组装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818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视觉的嵌入式手势识别系统装置
- 下一篇:一种酒店入住安全保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