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赤小豆粉加热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81775.7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9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畅阳;畅晓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运城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11/00 | 分类号: | A23L11/00;A23P30/00;B01F7/16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61223 | 代理人: | 俞晓明 |
地址: | 04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赤小豆 加热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农业深加工机械相关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赤小豆粉加热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赤小豆富含淀粉,因此又被人们称为“饭豆”,它具有“津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止吐”的功能,被李时珍称为“心之谷”,赤小豆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高营养、多功能的杂粮,但是如果直接食用赤小豆其中有益成分往往很难被人体所吸收,为了提高赤小豆的利用率,目前通行的办法是将赤小豆打磨成粉再进行食用,此种办法虽然能够有效的提高整体的利用率,但是打磨后的赤小豆粉含有一定的水分,不利于储存和包装,因此在推广赤小豆方面存在较强的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的办法是将红小豆炒热后将其整体再打磨成粉然后再迅速的密封包装,此种办法虽然能够有效的降低赤小豆粉中的含水量,但是还是会混杂一定量的水分进去,而如果将赤小豆预先打磨成粉再炒,由于赤小豆粉在加热炒制的过程中流动性较差,粘附在加热罐的内壁上会严重的产生焦糊的现象严重的影响其整体的口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赤小豆粉加热处理装置,它能有效地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它包含底座1和与之相连的机箱2,所述的底座1上安装有加热锅3;所述的底座1和机箱2的上方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的搅拌机构包含一个整体为n形结构的搅拌架4,该搅拌架4内设置有一个转盘5,该转盘5上安装有一根延伸至加热锅3内的搅拌杆6,所述转盘5的圆心处安装有一根与其同心的第一转轴8,该第一转轴8整体位于传动箱9内,所述传动箱9整体安装在搅拌架4上,该第一转轴8上安装有一个从动带轮10,所述传动箱9内的一端安装有驱动带轮11,该驱动带轮11与从动带轮10之间通过带传动的方式联动,所述的驱动带轮11整体安装在驱动轴12上,该驱动轴12的一端延伸出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传动箱9与从动齿轮13相连,所述从动齿轮13的一侧设置有与其啮合配合的齿柱14,该齿柱14整体安装在主驱动轴15上,所述主驱动轴15的一端与电机16的动力输出轴端对接,所述主驱动轴15的另外一端与挂架17转动连接配合,所述主驱动轴15的上部安装有一个主动锥形齿轮18,该主动锥形齿轮18的一侧设置由于其啮合配合的从动锥形齿轮19,所述从动锥形齿轮19安装在第二转轴20上,所述的第二转轴20上安装有凸轮21,该凸轮21的外圆面紧贴在传动箱9上,所述的搅拌架4的底部安装有气弹簧22。
所述挂架17整体固定安装在底座1和机箱2上。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整个搅拌杆在转动搅拌的过程中可以做到一边转动搅拌一边作上下往复运动,提高了整体的搅拌效果,在搅拌过程中不存在任何的死角,可在赤小豆打磨成粉以后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运城学院,未经运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817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食品预解冻和快速解冻杀菌保鲜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芥菜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