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80809.0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59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詹辉胧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木壹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24 | 分类号: | H05B6/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磁感应加热存在铜材导线制成的高温线盘耐温受限的问题,即上述铜材高温线盘受限于材质本身的耐温的问题,导致电磁感应加热的环境温度不能高于500℃,当温度高于500℃后绝缘层老化使得导线的安全系数降低。因而,必须采用强迫对流方式保障线盘寿命,但最终线盘仍经不起长期高温所造成的绝缘老化,从而必须更换线盘。
此外,即使使用单一截面积或多股铜线组成的铜基导线也受限于铜的熔点(1083℃)及铜材软化与氧化的问题,而无法将超声频电磁加热的使用温度提高,只能在800℃以下长期使用。使用水循环来散热感应线圈,虽然可以提高工作温度,但无法将感应线圈所产生的热量提供给被加热物,从而在水循环的过程势必会带走感应加热所产生的热。同时,线盘经过电流线盘本身皆会产生热,其产生的热量因使用风冷或水冷散热,无法将这部分热量提供给坩埚使用,从而造成能量的浪费。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加热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其包括:加热炉体、感应线盘、坩埚、第一感温棒、第二感温棒以及控制机体;
所述感应线盘为由电热线盘成的环形线圈,所述感应线盘位于所述加热炉体的炉膛中,所述感应线盘围成的空间形成电磁加热空间,所述坩埚位于所述电磁加热空间中,所述第一感温棒位于所述坩埚中,所述第二感温棒位于所述坩埚与所述感应线盘之间,所述控制机体分别与所述感应线盘、第一感温棒和第二感温棒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加热装置的改进,所述炉膛由绝热材料围成,所述绝热材料包括低导热系数的耐火砖、高温棉及纳米绝热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加热装置的改进,所述感应线盘为有单股电热线或多股电热线盘成的环形线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加热装置的改进,所述感应线盘依电磁加热所需电感量布置于所述炉膛内侧,且所述感应线圈与所述坩埚保持对应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加热装置的改进,所述感应线盘的工作电压为500~600V,工作频率为6kHZ~30kHZ。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加热装置的改进,所述控制机体具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感应线盘、第一感温棒和第二感温棒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加热装置藉感应线盘本身产生的热量与电磁感应所产生的感应热量的共同运用,对受热物进行加热,从而提高了能源使用率,达到了更加节能的目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加热装置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申请人有鉴于现有技术之缺陷,乃秉持从事该项业务多年之经验,经不断研究、实验,遂萌生改良,祈使任何基材电热线电热能的运用使得电磁感应加热的使用温度可以提高,并提高能源利用率。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电磁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炉体1、感应线盘3、坩埚4、第一感温棒5、第二感温棒6以及控制机体2。
所述感应线盘3为由电热线盘成的环形线圈,所述感应线盘3位于所述加热炉体1的炉膛中。具体地,所述感应线盘3依电磁加热所需电感量布置于所述炉膛内侧,且所述感应线圈与所述坩埚4保持对应距离。从而,当所述感应线盘3通电时,所述感应线盘3本身产生热量的同时,电磁感应也将产生感应热量,从而共同对受热物进行加热,如此提高了能源使用率,达到了更加节能的目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木壹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木壹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808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横载面调节器
- 下一篇:纠正头部姿态的眼镜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