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供热系统中以向二级网补水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76667.0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8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东方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10 | 分类号: | F24D3/1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金卫文 |
地址: | 01401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供热 系统 二级 网补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供热系统中以向二级网补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供热主要是针对北方城市的保暖措施。目前我国主要采取的措施是节约燃料且减少城市污染的集中供热,也就是,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利用集中热源向该区域的需要供热的建筑供应生产、生活和采暖用热。其中,集中供热一般是以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为集中热源,其供热网分为一级网和二级网,一级网为热电厂供热首站或区域锅炉房至小区换热站供回水管网,二级网为小区换热站至用户供回水管网。
一般的换热站二级网在供暖季首次短期充水量需要几百吨,是工业用水级别;且换热站二级网运行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水量损失,尤其故障时还会增加额外水量损失。但城市自来水管网都是按照居民生活用水设计,管径偏小,换热站短时大量充水将会对城市自来水管网形成较大冲击,造成自来水管网压力大幅度降低,给城市居民的正常用水带来巨大影响,高层居民面临无水可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供热系统中以向二级网补水的装置,其用一级网中的水来补充二级网,不会给城市自来水管网带来冲击,避免影响居民用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供热系统中以向二级网补水的装置,其包括:集水箱,具有进口和出口;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的进口与所述一级网相连,而其出口与集水箱的进口相连,使得所述第一开关阀在打开时允许所述一级网向所述集水箱内注水;第二开关阀,其进口与所述集水箱的出口相连,而出口与所述二级网相连,使得所述第二开关阀在打开时允许所述集水箱向所述二级网补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构造为能够在所述集水箱内的液面低于第一预设液位时打开所述第一开关阀,而在所述集水箱内的液面高于第二预设液位时关闭所述第一开关阀,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液位低于所述集水箱的出口,而所述第二预设液位高于所述集水箱的出口。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三开关阀,所述第三开关阀的进口与所述一级网相连,而其出口与所述第一开关阀的进口相连。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开关阀皆为截止阀。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开关阀的进口与所述一级网的回水管相连,所述第二开关阀的出口与所述二级网的供水管相连。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所述集水箱上设有液位观测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所述集水箱的侧壁底部设有排污阀。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集水箱是软水箱。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集水箱和第二开关阀之间的补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通过集水箱连通供热系统的一级网和二级网,集水箱可以存储一级网中的水,防止在二级网供暖季首次充水、故障时损失补水或运行时消耗补水时水量不足。集水箱的进口与第一开关阀的出口相连,第一开关阀的进口与一级网相连,使得第一开关阀在打开时允许一级网向集水箱内注水;集水箱的出口与第二开关阀的进口相连,第二开关阀的出口与二级网相连,使得第二开关阀在打开时允许集水箱向二级网补水。该装置在二级网充水时,消除对城市自来水管网带来冲击,也降低用水的成本。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安全稳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供热系统中以向二级网补水的装置在供热系统中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供热系统中以向二级网30补水的装置10在供热系统中的流程示意图。该装置10消除二级网30补水对城市自来水管网带来的冲击,且节省自来水作为补水的运行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东方控股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东方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766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