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潜标的压载固定基座刚性锁定和快速脱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76652.4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96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铁流;王瑛;王瑞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22/04 | 分类号: | B63B22/04;B63B22/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潜标 锁销 固定基座 基座刚性 同轴固定 限位凸轮 环形槽 止动卡 端头 下盖 电磁铁 干扰信号检测 快速脱离装置 啮合 伸出 本实用新型 渐开线凸轮 控制电磁铁 刚性锁定 海工装备 降低设备 连接固定 能耗问题 旋转主轴 一体设计 缩回 布设 上端 解锁 上浮 下端 压载 晃动 回转 遥控 穿过 脱离 | ||
一种将潜标与基座刚性连接、并能通过遥控解锁分离的装置,属于海工装备领域。该装置与潜标一体设计;下盖装有三个互成120度,端头可径向伸出的锁销;穿过下盖的主轴;与主轴下端同轴固定的渐开线凸轮;与主轴上端同轴固定的限位凸轮;与限位凸轮啮合的止动卡锁;控制止动卡锁的电磁铁及带有环形槽的固定基座组成。布设时把潜标放在基座上方,旋转主轴使锁销端头伸出,顶在基座环形槽内,将潜标与基座刚性连接固定。控制电磁铁,使凸轮回转,锁销缩回,潜标与基座脱离上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潜标水下晃动干扰信号检测和降低设备能耗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一种潜标的压载固定基座刚性锁定和快速脱离装置。能将潜标设备与压载固定基座刚性连接布设、并能通过遥控解锁快速分离。该装置安装在潜标底部的圆盘下盖中或与潜标设备底部设计为一体,解决潜标在某些特殊的技术要求下,受洋流作用和地质影响发生摆动,干扰潜标内部传感器信号检测的问题。该装置属于海洋探测的机电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潜水浮标简称潜标,是一种用于水下监测或水下示位的信号检测设备。除了海洋水下情报监测等军事作用之外,近年来开始广泛用于海底工程设施检测,如海底电缆故障检测、海底石油管道缺陷检测以及渔业、考古、打捞的示位等等。其中潜标的布放回收方式随着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需要以及功耗和造价的要求有所不同,因而配套的布放与回收装置和使用方法也有所不同。
目前的潜标布放与回收设备主要技术是:
1.将潜标连接声学释放器,释放器的锁钩加上压载重物,连同潜标沉入海底布放。回收时,用水声信号遥控释放器脱钩抛载上浮。此方式操作简单,适合深海或体积较小的潜标。缺点是水下潜标处于随波逐流的摇曳状态,无法确定水下姿态,给一些特殊要求的传感器探测带来干扰甚至使潜标无法工作。
2.潜标本身设计成密度大于水的重物,利用空心放线浮标与潜标的释放装置连接,回收时首先使空心浮标放线上浮打捞,然后顺着连线回收水下潜标。其优点是位置确定易于寻找,缺点是放线长度限制布放深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潜标在水下既能不受海流摆动,又能遥控解锁快速回收的问题,例如作为用于加速度探测、磁探测和振动探测等不允许水下摆动的潜标提供的一种新型布放回收装置。利用本装置将潜标与压载固定基座刚性锁定连接为一体,避免洋流扰动给潜标传感器检测信号带来的影响。并在解锁回收时利用微量电力触发储能弹簧机构迅速解锁分离。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一种潜标的压载固定基座刚性锁定和快速脱离装置,其主要特征是:该装置由可固定在潜标底部的圆盘下盖、三个互成120度,端头可从圆盘下盖外侧径向伸出的锁销、穿过圆盘下盖圆心轴套的主轴、与主轴下端同轴装配固定的渐开线凸轮、与主轴上端同轴固定的限位凸轮、与限位凸轮啮合的止动卡锁、与主轴同轴装配的,为限位凸轮提供反向恢复力矩的扭簧、能够电控伸缩,卡住止动卡锁的电磁铁、固定整个装置的金属上下盖板、穿过并固定在金属上下盖板之间的限位柱和高密度金属实心铸造的,带有内卡槽的压载固定基座组成;
所述的潜标的压载固定基座刚性锁定和快速脱离装置,其特征还在于:
三个锁销从圆盘下盖内互为120度的径向圆孔里安装;
主轴下端与渐开线凸轮连接固定,装配在圆盘下盖圆心的密封轴套上;
锁销轴线与渐开线凸轮共面装配,锁销的尾部顶在渐开线凸轮的渐开线轮缘上;
主轴的上端同轴装配限位凸轮和扭簧;
将带有圆盘下盖的潜标坐在压载固定基座上方圆形下凹口上,旋转主轴,限位凸轮带动扭簧被扭紧,同时渐开线凸轮将锁销顶出嵌入到压载固定基座的内卡槽里,使装置进入锁定状态;
限位凸轮转到限位角度时,被止动卡锁和电磁铁的衔铁束缚,完成潜标和圆盘下盖与压载固定基座的刚性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766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锚
- 下一篇:一体式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抗撞灯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