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人飞行器电池容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76494.2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84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田瑜;江文彦;邱文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昊翔电能运动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06 | 分类号: | B64C1/06;B64C1/14;B64D4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王叶娟,胡晶 |
地址: | 2153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 飞行器 电池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无人飞行器电池容置结构。
背景技术
航模飞行器中需要使用电池来进行供电,通常是将电池安装在电池仓内后,再将安装好的电池仓装配到飞行器中去。现有的用来盖合电池槽的电池仓盖通常是与机身卡固连接,直接打开时电池仓盖便与机身分离开来,分离的电池仓盖还需要找地方放置、容易丢失,盖合时还需要对位,操作起来较为不便。另外打开起来也比较吃力,容易破坏机身。此外,现有的电池仓的散热性能较为不佳,甚至需要额外的散热器件来辅助散热,使得体积较大体型笨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人飞行器电池容置结构,电池仓盖不易丢失,便于操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人飞行器电池容置结构,包括:容置槽,开设在所述无人飞行器的机身上,其内具有用于固定电池的固定结构;电池仓盖,其一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机身,通过所述铰链可翻开或盖合所述容置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池仓盖的另一端与所述机身之间通过卡扣连接;或者,所述电池仓盖的另一端与所述机身之间通过磁性吸合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池仓盖的另一端、及所述机身对应该另一端的部位上均设置有磁性部件,以实现电池仓盖的另一端与所述机身之间的磁性吸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容置槽形成在所述无人飞行器的机身底侧中部;所述电池仓盖为机身底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池仓盖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所述进风口靠近机身头部、所述出风口靠近机身尾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风口上具有引导壁,连接所述进风口的前沿并形成朝内的坡度,用以将风流引导至电池位置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铰链的固定侧支架插入所述机身并通过胶体粘接固定,所述铰链的活动侧部件连接所述电池仓盖的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机身的材质为塑料泡沫材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结构为松紧带结构,所述松紧带结构将所述电池绑缚固定在容置槽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容置槽底部上还设置有电路主板,通过所述电池压紧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容置槽与电池仓盖形成一个电池仓,容置槽形成在机身上,电池仓盖通过铰链连接机身,可实现容置槽打开时电池仓盖不脱离机身,从而在盖合时无需经过取盖、对位等繁琐的步骤,操作更为方便;
电池仓盖的另一端与机身之间通过磁性吸合来实现连接,则在打开时,只需要稍用力向上抬,克服相互间的磁吸力即可,较为省力,不易破坏机身;
由于进风口和出风口沿着机身方向前后分布,因而可以形成一个顺着机身飞行过程中周围风流方向的风流通道,从而可以借助自然进风来帮助电池仓散热;进风口上的引导壁可以帮助收集和引导风流,使得进风更容易、风流量更大,可以减小飞行器飞行过程中的风阻,而且通过引导,风向更为集中,散热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无人飞行器电池容置结构电池仓盖翻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无人飞行器电池容置结构电池仓盖盖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机身,2-电池仓盖,3-铰链,11-容置槽,12-线槽,21-进风口,22-出风口,23-引导壁,41、42-磁性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昊翔电能运动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昊翔电能运动科技(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764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人飞行器机身加强结构
- 下一篇:无人机机臂及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