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定金属在土壤模拟溶液中的临界孔蚀电位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75800.0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2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裴锋;李财芳;刘欣;田旭;贾蕗路;毛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2 | 分类号: | G01N17/02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6122 | 代理人: | 姚伯川 |
地址: | 330096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金属 土壤 模拟 溶液 中的 临界 电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定金属在土壤模拟溶液中的临界孔蚀电位的装置,属金属腐蚀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Q235钢、镀锌钢等金属在某些腐蚀介质中,由于形成钝化膜使其腐蚀速率大大降低,而变成耐蚀金属。但是,钝态是在一定的电化学条件下形成或破坏的。在一定的电位条件下,钝态受到破坏,孔蚀就产生了。因此,当把有钝化性能的金属进行阳极极化,使之达到某一电位时,电流突然上升,伴随着钝性被破坏,产生腐蚀孔。在此电位以前,金属保持钝性,或者虽然产生腐蚀点,但又能很快地再钝化,这一电位叫做临界孔蚀电位。临界孔蚀电位常用于评价金属材料的孔蚀倾向性。临界孔蚀电位越正,金属耐孔蚀性能越好。
一般而言,临界孔蚀电位依溶液的组成、温度、溶液的含氧量等而变。测定临界孔蚀电位对研究金属耐孔性能十分必要,目前并未有针对于金属在土壤模拟溶液中的临界孔蚀电位的试验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测定临界孔蚀电位对金属耐孔性能的影响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定金属在土壤模拟溶液中的临界孔蚀电位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测定金属在土壤模拟溶液中的临界孔蚀电位的装置包括锥形瓶、电化学工作站、饱和甘汞电极、氧含量显示器、氧含量测试仪、Pt电极、盐桥、工作电极、加热器和温感模块。
所述锥形瓶安装有橡皮塞,橡皮塞上分别依次插有导气管、连接工作电极的导线、连接盐桥的导线、连接Pt电极的导线、连接氧含量测试仪的导线;所述锥形瓶内还安装了温感模块;工作电极通过铜导线连接电化学工作站的工作电极连接处;盐桥通过导线连接饱和甘汞电极,饱和甘汞电极通过导线连接电化学工作站的参比电极连接处; Pt电极通过导线连接电化学工作站的辅助电极连接处;氧含量测试仪通过导线连接氧含量显示器;导气管另一端在瓶外通过旋转开关连接集气瓶;计算机连接电化学工作站;所述锥形瓶下置放一加热器。
所述工作电极连接的铜导线外有一导管,穿过橡皮塞,所述导管和铜导线分别用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固定。
所述计算机控制电化学工作站进行自动扫描测定极化曲线。
所述工作电极与铜导线的接点必须涂封,保证其绝缘性。
所述集气瓶和导气管通过加入氧气或其它气体,能改变土壤模拟溶液含氧量,并通过氧含量测试仪精确测定土壤模拟溶液中的氧溶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装置能测定金属在土壤模拟溶液中的临界孔蚀电位;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可通过计算机控制电化学工作站进行自动扫描测定极化曲线,可研究气体和温度对临界孔蚀电位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集气瓶,2为导气管,3为橡皮塞,4为锥形瓶,5为旋转开关,6为第一紧固件,7为第二紧固件,8为工作电极连接处,9为参比电极连接处,10为计算机,11为饱和甘汞电极,12为辅助电极连接处,13为电化学工作站,14为氧含量显示器,15为氧含量测试仪,16为Pt电极,17为盐桥,18为工作电极,19为加热器,20为温感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一种测定金属在土壤模拟溶液中的临界孔蚀电位的装置包括锥形瓶4、电化学工作站13、饱和甘汞电极11、氧含量显示器14、氧含量测试仪15、Pt电极16、盐桥17、工作电极18、加热器19和温感模块20。
本实施例的锥形瓶4用橡皮塞3密封,导气管2穿过所述橡皮塞3与集气瓶1相通,中间设置一旋转开关5,工作电极18与铜导线相连接,铜导线外有一导管,穿过橡皮塞3,所述导管和铜导线分别用第一紧固件6、第二紧固件7固定,铜导线与工作电极18连接处相连接;盐桥17穿过橡皮塞3,所述盐桥17内有一饱和甘汞电极11,所述饱和甘汞电极11与参比电极连接处9相连接,Pt电极16穿过橡皮塞3,与辅助电极连接处12相连接,氧含量测试仪15与氧含量显示器14相连接,锥形瓶4内设置一感温模块20,所述工作电极连接处8、参比电极连接处9和辅助电极连接处12在电化学工作站13上,所述电化学工作站13与计算机10相连接,所述锥形瓶4下置放一加热器19。
本实施例用于测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待测工作电极准备:将工作电极钝化,封装好,待用;
(2)按图1接好线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758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