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治疗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可吸收固定袢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74436.6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0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许宏涛;董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A61L31/14;A61L31/02;A61L31/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陈长庚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后交叉韧带 骨折 压板 固定平板 治疗 弧形板 可吸收 内固定 最佳化 拱起 术后 骨科医疗器械 可吸收材料 二次手术 平行相对 穿线孔 断裂的 关节镜 关节腔 面贴合 上端 预后 异物 降解 愈合 取出 体内 吸收 | ||
1.一种治疗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可吸收固定袢,其特征在于:固定袢(1)为中间拱起的长条形结构,固定袢(1)的两端为平行相对的固定平板(2),固定袢(1)的中间为向上的拱起(3),拱起(3)由压板(5)和弧形板(6)组成,压板(5)为平板,两个弧形板(6)的上端分别连接在压板(5)的两端,两个弧形板(6)的下端分别固定平板(2)圆滑过渡连接,在固定袢(1)的拱起(3)两端的固定平板(2)上分别有穿线孔(4),固定袢(1)的材质为可吸收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可吸收固定袢,其特征在于:所述拱起(3)的压板(5)长度大于或等于拱起(3)长度的1/2,弧形板(6)的圆弧直径为4-1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可吸收固定袢,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袢(1)放置在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块(8)上方,固定袢(1)中间的拱起(3)覆盖在骨折块(8)的表面,固定袢(1)的板面向下方倾斜40-6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未经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7443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旋转加压固定钢板
- 下一篇:一种新型膨胀骨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