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薄膜开关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373972.4 | 申请日: | 2017-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4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雷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联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13/702 | 分类号: | H01H13/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薄膜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薄膜开关。
背景技术
薄膜开关是集按键功能、指示元件、仪器面板为一体的一个操作系统。由面板、上电路、隔离层、下电路四部分组成。按下薄膜开关,上电路的触点向下变形,与下电路的极板接触导通,手指松开后,上电路触点反弹回来,电路断开,回路触发一个信号。薄膜开关结构严谨,外形美观,密封性好。具有防潮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电子测量的仪器,工业控制,医疗设备,汽车工业,智能玩具,家用电器等领域。申请号为201220354797.1,名称为薄膜开关的实用新型专利,在 PCB 底下打细小的孔洞使空气通过孔洞与薄膜按键内部相通,按压薄膜按键时,由于手指的挤压,空气可以通过孔洞排出,保持良好的按压手感,并且不受温度的影响。但是当薄膜开关使用的时候,长时间使用会导致内部热量过高,在按压薄膜开关的时候能够感受到一定的热量,使用不舒适,而且很多时候内部弹片容易凹陷,导致薄膜开关失效,因此设计了一种新型薄膜开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薄膜开关,通过在薄膜开关内部绝缘层设置导热的硅脂材料,使得薄膜开关在使用的时候,很好的将内部的热量发散出去,避免热量聚集导致开关使用不适,通过对薄膜开关的导电弹片进行结构改造,S型结构使得弹片紧紧的安装在开关内,值得推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薄膜开关,包括端面板,所述端面板内设置有PET薄膜,所述端面板下端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内设置有导热硅脂层,所述绝缘层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安装有导电弹片,所述PET薄膜设置在导电弹片上端,所述导电弹片下端设置有PCB板,所述PCB板下端设置有底胶层,所述导电弹片包括金属主板,所述金属主板下端设置有接触凸部,所述金属主板两端设置有S型支撑部,所述S型支撑部下端设置有固定尖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端面板上端设置有凸纹,所述凸纹位于PET薄膜四周,所述凸纹形状采用三角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层内设置有透气微孔,所述透气微孔形状为圆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热硅脂层外侧包裹有散热铝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胶层下端设置有防滑纹路,所述防滑纹路形状为梯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接触凸部形状为圆锥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薄膜开关内部绝缘层设置导热的硅脂材料,使得薄膜开关在使用的时候,很好的将内部的热量发散出去,避免热量聚集导致开关使用不适,通过对薄膜开关的导电弹片进行结构改造,S型结构使得弹片紧紧的安装在开关内,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电弹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端面板,2-PET薄膜,3-绝缘层,4-导热硅脂层,5-空腔,6-导电弹片,7-PCB板,8-底胶层,9-金属主板,10-接触凸部,11-S型支撑部,12-固定尖端,13-凸纹,14-透气微孔,15-散热铝箔,16-防滑纹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薄膜开关,包括端面板1,所述端面板1内设置有PET薄膜2,所述端面板1下端设置有绝缘层3,所述绝缘层3内设置有导热硅脂层4,所述绝缘层3内部设置有空腔5,所述空腔5内安装有导电弹片6,所述PET薄膜2设置在导电弹片6上端,所述导电弹片6下端设置有PCB板7,所述PCB板7下端设置有底胶层8,所述导电弹片6包括金属主板9,所述金属主板9下端设置有接触凸部10,所述金属主板9两端设置有S型支撑部11,所述S型支撑部11下端设置有固定尖端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联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联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739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