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可调角度折料带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73493.2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4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林联安;邢广超;张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创益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B21C51/00;H01R43/1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可调 角度 折料带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料带机构领域,尤指一种高速可调角度折料带机构。
背景技术
由于现技术的折料带机构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其中折料角度是不可调,灵活性差,同时折料幅度固定,导致预断不好产品折不断;而且无法适用于其它产品,继而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料角度可调节,以适应各类难折料带,及可共用其它产品的高速可调角度折料带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可调角度折料带机构,包括导轨组件,凸轮随动板、偏心距调节件、主转轴、伺服马达、支撑架、折料组件;所述伺服马达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端的表面,所述伺服马达的转轴与主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其中所述主转轴顶部沿直径方向设有凸起块,所述偏心距调节件的底部设有对应的直线开槽,所述直线开槽两侧设有沿直线开槽方向延伸的腰孔,所述主转轴的顶部设有对应的连接孔,所述凸起块插接在直线开槽上,且所述偏心距调节件通过连接件对应插接在腰孔和连接孔上与主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导轨组件设置在支撑架上端与伺服马达相对的表面,所述凸轮随动板固定设置在导轨组件的表面,且所述凸轮随动板中间设有对应偏心距调节件的主腰孔,所述偏心距调节件插接在主腰孔上;所述折料组件固定设置在凸轮随动板上端。
具体地,所述支撑架包括底座、直线导轨安装板,所述导轨组件包括直线导轨、滑块,所述滑块分别设置在直线导轨上;其中所述直线导轨安装板垂直固定在底座的表面,所述直线导轨固定设置在直线导轨安装板表面的两侧;所述凸轮随动板底面的两侧分别固定在滑块表面。
具体地,还包括两个轴承、一个主轴承、联轴器,其中主轴承套接在所述偏心距调节件的表面,两所述轴承套接在所述主转轴的中间位置;所述主转轴的下端插接在联轴器的上端,所述伺服马达的转轴固定设置在联轴器的下端。
具体地,所述折料组件包括上折料块、下折料块、定位块、折料块固定板;所述上折料块和下折料块分别固定设置在定位块的上下两端,所述下折料块左侧的底面固定设置在折料块固定板的上端,所述折料块固定板固定设置在凸轮随动板上表面。
具体地,还包括光电感应器、折料次数感应零件;所述折料次数感应零件固定设置在凸轮随动板的侧边上;其中所述光电感应器上设有对应折料次数感应零件的缝隙,所述凸轮随动板的上下移动使得折料次数感应零件与光电感应器上的缝隙错位或重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速可调角度折料带机构中,其中通过将所述主转轴顶部沿直径方向设有凸起块,所述偏心距调节件的底部设有对应的直线开槽,所述直线开槽两侧设有沿直线开槽方向延伸的腰孔,所述主转轴的顶部设有对应的连接孔,所述凸起块插接在直线开槽上,且所述偏心距调节件通过连接件插接在对应腰孔和连接孔上与主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偏心距调节件可根据不同产品的需求而沿凸起块的方向滑动到合适的位置,进而灵活改变折料的角度,改变折料幅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5 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6 是本实用新型中偏心距调节件和主转轴之间的连接结构图。
附图标号说明:1-伺服马达; 2-马达安装板; 3-联轴器;4-主转轴;5-偏心距调节件;6-主轴承;7-轴承;8-轴承安装板;9-马达支撑板;10-机构支撑板;11-底座;12-直线导轨安装板;13-直线导轨;14-凸轮随动板;15-折料块固定板;16-下折料块;17-上折料块;18-定位块;19-折料次数感应零件;20-光电感应器;21-凸起块;22-直线开槽;23-腰孔;24-连接孔;25-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创益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创益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734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