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触摸感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371095.7 | 申请日: | 2017-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7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谢威;王永刚;申丹丹;王壮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49 | 代理人: | 蔡纯,高青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摸 感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触摸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触摸屏的不断发展,电容式触摸屏在终端设备领域中逐渐被广泛地应用。
在现有的电容式触控设备中,主要采用双层互容、架桥结构和单层结构。其中,单层结构具有工艺步骤少、价格低廉等优点。在单层结构的触控设备中,通常通过在玻璃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图案的单层氧化铟锡(ITO)以构成互电容阵列,从而实现触控设备的多点触摸。
图1示出了现有的一个单层结构的电容式触控装置。该电容式触控装置包括基板1以及设置在基板1上的感应层,所述感应层包括多个感应单元。图1只示出了一个感应单元,该感应单元包括感应电极RX1和驱动电极TX1-TX7。感应电极RX1和驱动电极TX1-TX7的形状均为矩形。当手指触摸感应单元时,能够通过计算感应单元内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之间的互电容变化量以及各自的自电容变化量,确定手指的坐标。但对于图1中触摸点区域A与触摸区域B,由于感应电极RX1和驱动电极TX1的互电容改变量的自电容变化量是一样的,因此无法精确区分触摸区域A和B触摸区域的真实坐标。当然,可以通过进一步缩小每个驱动电极的面积,从而实现对触摸区域A,B的精确定位,但如此设计,又会增加驱动电极的引出线,从而导致布线复杂,盲区过宽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摸感应装置,构造一种不规则结构的电极图案,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摸感应装置,包括:一种触摸感应装置,包括: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基板上的感应层,所述感应层包括布置成阵列的多个感应单元,每个感应单元包括:
第一电极,包括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主干以及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分支,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为非对称结构;
多个第二电极,分布在第一电极两侧,具有与所述第一电极互补的形状,每个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之间的初始电容值相同。
优选地,所述主干呈“弓”字型。
优选地,所述主干呈直线型。
优选地,所述分支分布在所述主干的两侧,在所述主干两侧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分支具有不同的长度。
优选地,在所述主干两侧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分支分别具有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
优选地,在所述主干的同一侧,具有第一长度的分支和具有第二长度的分支交替分布。
优选地,在所述主干的同一侧,所述第一长度的分支和第二长度的分支两两一组交替分布。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包括沿主干分割的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之间设置有接地电极,用于屏蔽和隔离电信号。
优选地,第一电极两侧的第二电极彼此间沿第一方向错开第二电极长度的二分之一或对齐。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为驱动电极或感应电极的一个,所述第二电极为另一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包括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主干以及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分支,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为非对称结构;多个第二电极,分布在第一电极两侧,具有与所述第一电极互补的形状,每个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之间的初始电容值相同。通过包括主干和位于主干上规则变化的分支以及该图案的互补图案解决在某些触摸区域由于互电容变化量和自电容变化量相同导致无法准确定位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
图1示出了现有的一个单层结构的电容式触控装置。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触摸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触摸感应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触摸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触摸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此外,在图中没有画出除了对应驱动电极与感应电极之外的引出线,并且可能未示出某些公知的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710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