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铺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70503.7 | 申请日: | 2017-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4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董心久;杨洪泽;杨安沛;何立明;张立明;高卫时;潘竟海;沙红;李思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3/02 | 分类号: | A01G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91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生产设备,具体为一种用于地膜覆盖栽培的人工铺膜装置。
二、背景技术
地膜覆盖栽培具有增温保墒,郁蔽杂草,具有提早播种、促进种子发芽和促进作物生长的功效。目前地膜覆盖栽培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特别是在西部干旱半点干旱地区,地膜覆盖与节水灌溉技术相结合,开发出的膜下滴灌技术已经在棉花、玉米、蔬菜等作物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规模化种植的地区,普遍采用机械铺膜,往往是利用联合作业机械一次性完成整地、铺膜、铺滴灌带、施肥、播种等。但是在机械作业的地头地边,通常会留下一段空白区域,需要人工进行补充作业。另外在小块地上以及科研工作的小区试验中铺膜时,也需要人工开槽铺膜,再行膜上开孔点种。传统的方式是人工用铁铣开槽,徒手滚动地膜卷完成地膜铺设,再人工覆土压膜。该方式工效较低,铺设不整齐,作业质量不佳。
中国专利CN205727354U公开的一种连续拱膜铺膜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行走轮,机架上依次设有开沟铲、地膜辊、起拱模具和压膜覆土机构。所述开沟铲设在起拱模具的前方,所述起拱模具呈前部扁平,后部起拱的“鸭嘴”状,即由前部至后部依次由扁平状渐变为拱形,所述起拱模具为上下两层。该装置虽然能完成拱膜铺设,但其不适用于平地铺设的情况,另外由于设置了行走轮,增加了设备重量,且使用不够方便。
现实生产中需要开发一种方便实用,且能适应于小块地形或者小区试验的人工简易铺膜设备。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实用,适应于小块地形或者小区试验的人工简易铺膜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人工铺膜装置,包括支架、手柄、膜辊、开槽铲。所述支架为套管伸缩式,其中部为带孔眼的空心套管,两头为带孔眼的内管,套管和内管的管径匹配并通过孔销锁死固定。所述膜辊为安装在内管两头的膜档上的短杆;所述开槽铲安装在内管外端的下部,在膜档尾部下方设置覆土板。
该人工铺膜装置,幅宽可由伸缩式支架进行调节,能够适应于不同幅宽模式。将地膜卷放入膜辊后,手持拉动前进,靠自重能控制开槽深度,并由后部的覆土板及时覆土。该装置幅宽可调,适应性强,操作方便,节省劳力,工效较常规徒手操作提高一倍以上。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人工铺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一种人工铺膜装置,包括支架、手柄2、膜辊4、开槽铲7。所述支架为套管伸缩式,其具体方式为中部为带孔眼10的空心套管1,两头为带孔眼10的内管3,套管1和内管3管径匹配,通过孔销9锁死固定。所述膜辊4为安装在内管3两头的膜档5上的短杆,膜档5与内管3垂直,一边一个。所述开槽铲7安装在内管3外端的下部,一边一个。在膜档5尾部下方设置覆土板6。所述套管1上的孔眼10为一个,内管3上的孔眼10为三个。手柄2的后端设置带有纹凸的把套8。
使用时先取开套管1和内管3,将空心地膜卷安放于膜辊4,然后插上孔销9锁死固定。铺膜时握住手柄2拉动前进,在自重作用下开槽铲7可开出两侧的压膜槽,后端的覆土板6随即覆土压膜,填平膜槽。架在膜辊4上的地膜卷在拉扯作用下可自由转动送膜。带纹凸的把套8能保证抓握稳定。
依据常用地膜幅宽的不同要求,可选择套管1和内管3的尺寸,以及通过合理设置各孔眼10之间的距离,可实现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适应不同地膜幅宽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未经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705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盆栽害虫清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雨淋雨水收集花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