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硬币自动包装机上的导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70100.2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2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陈银;顾丽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7D9/06 | 分类号: | G07D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币 自动 装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硬币包装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硬币自动包装机上的导币机构。
背景技术
硬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的货币,硬币的种类有很多,在大量接受硬币的商店或公交公司等地方,在清理分类硬币是意见非常繁琐的事情,一般的硬币包装机在被分类后需要对硬币进行输送,然而这种对硬币输送的输送轨道结构简单,为单条轨道,而且为直接输出无法进行定量输送,单条轨道不仅会存在有时硬币接受两不足的问题,而且在后续包装过程中无法保证硬币可以定量的输出进行包装,这就需要一种能够输送较多硬币,且能够储存以备后续包装不会间断,同时又可控制输出量的导币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且成本低、能够输送较多硬币且可对硬币进行储存、输出包装硬币时硬币量可控的硬币自动包装机上的导币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硬币自动包装机上的导币机构,包括料盘、对接筒、导币管、伸缩气缸、接收筒、输出管,所述的料盘下对接有若干对接筒,对接筒内侧壁设有挡板,对接筒下端的入币口与导币管对接,导币管下端为出币端,出币端下方设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内的伸缩杆伸入导币管设置,若干导币管下端的出币端均汇聚至接收筒上方,接收筒内两侧壁上均设有呈向下弧面逐渐收缩状的斜导面,接收筒下方与输出管对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斜导面有两个,且两个斜导面所呈的条形孔呈倾斜状。
作为优选,所述的对接筒、导币管、接收筒与输出管形成一组硬币导出机构,且硬币倒出机构的组数可根据不同硬币的种类需求进行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条件在于: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且成本低,能够输送较多硬币且可对硬币进行储存,输出包装硬币时硬币量可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对接筒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币管与接收筒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硬币自动包装机上的导币机构,包括料盘1、对接筒2、导币管4、伸缩气缸7、接收筒8、输出管10,所述的料盘1下对接有若干对接筒2,对接筒2内侧壁设有挡板3,对接筒2下端的入币口5与导币管4对接,导币管4下端为出币端6,出币端6下方设有伸缩气缸7,伸缩气缸7内的伸缩杆伸入导币管4设置,若干导币管4下端的出币端6均汇聚至接收筒8上方,接收筒8内两侧壁上均设有呈向下弧面逐渐收缩状的斜导面9,接收筒8下方与输出管10对接。所述的斜导面9有两个,且两个斜导面9所呈的条形孔呈倾斜状。所述的对接筒2、导币管4、接收筒8与输出管10形成一组硬币导出机构,且硬币倒出机构的组数可根据不同硬币的种类需求进行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对接筒2上方为料盘1,通过料盘1整理后的硬币进入对接筒2,对接筒2通过挡板3的作用使得圆面向上状态变为竖直状态,从而硬币通过入币口5进入导币管4,硬币由于伸缩气缸7内的伸缩杆作用会储存在导币管4中,若干导币管4可存储较多的硬币,需要使用硬币进行后续包装时,伸缩气缸7缩回,从而逐个输出硬币,硬币的输出可但导币管4输出,也可对个导币管4交互式输出,输出出币端6的硬币直接掉入接收筒8,硬币通过接收筒8内的斜导面9的作用,两个斜导面9所呈的条形孔呈倾斜状,使得硬币持续保持竖直状态输送,通过输出管10即可输送至下一包装硬币的环节,非常方便,对接筒2、导币管4、接收筒8与输出管10形成一组硬币导出机构,且硬币倒出机构的组数可根据不同硬币的种类需求进行增加,由于硬币种类对,对于需要导出不同种类的硬币时可增加多组硬币导出机构。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701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