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氯化聚氯乙烯塑料电缆导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368849.3 | 申请日: | 2017-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5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 发明(设计)人: | 庾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庆隆塑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9/06 | 分类号: | H02G9/06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4 | 代理人: | 刘玉珍 |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氯化 聚氯乙烯塑料 电缆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导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氯化聚氯乙烯塑料电缆导管。
背景技术
在电缆铺设时通常使用套管低埋方式,利用套管对其内部的电缆进行引导和保护。
目前使用的电缆导管,如专利号CN205429618,专利名称为一种氯化聚氯乙烯塑料电缆导管,其技术方案是:当电缆所处的地段地质突变时,插接管通过弹簧的伸缩原理来调节插接管在环形滑槽内左右移动,改变电缆管道的长短,防止电缆导管遭受破坏。经过反复使用发现该方案存在有如下问题,弹簧为弹性件,既能压缩也能弹性伸长,该结构中没有设置当插接管左右移动时固定该位置处的卡接结构,在弹簧的作用下,插接管又恢复到初始状态,达不到位置调节的目的。
另外,多个电缆导管插接时,通过卡箍在环形卡槽内进行固定,一方面卡箍设于管体的外侧,容易丢失,另一方面,还需要增加工序拧紧卡箍,效率较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氯化聚氯乙烯塑料电缆导管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插接后即能固定位置,取消卡箍,同时又能实现左右调节的氯化聚氯乙烯塑料电缆导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氯化聚氯乙烯塑料电缆导管,包括管体、环形滑槽、插接管、环形凹槽、环形插接槽和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凹槽包括沿所述插接管右端外壁垂直凹陷的第一壁和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壁末端另一端向所述插接管外壁延伸的第二壁,所述第二壁的延伸方向靠近所述管体,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的夹角为60~85度之间;所述环形卡槽设有一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倾斜方向及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二壁的延伸方向及倾斜角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的夹角为60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壁和所述倾斜面上均设有多个卡接凸点,所述卡接凸点在所述第二壁和所述倾斜面上排布设置。
优选的,所述卡接凸点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斜面、圆弧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在所述第二壁和倾斜面上均朝向所述管体外侧设置,所述第一斜面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第二斜面的倾斜角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斜面的外表面设有磨砂层,所述第二斜面的外表面设有光面层。
优选的,所述管体的外壁套有橡胶层。
优选的,所述管体的内壁为波纹状设置。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氯化聚氯乙烯塑料电缆导管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将所述环形凹槽设计为楔块,所述环形卡槽上设有相配合的倾斜面,两者通过楔块原理插接,并同时紧密贴合,牢牢固定,无需额外使用卡箍;
二、所述环形凹槽的第二壁是向管体倾斜延伸,其长度即可实现插接管的左右调节,即一次插接既能实现位置固定,又能实现左右调节,节省插接时间,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氯化聚氯乙烯塑料电缆导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氯化聚氯乙烯塑料电缆导管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氯化聚氯乙烯塑料电缆导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的A-A剖视图。所述氯化聚氯乙烯塑料电缆导管包括管体1、橡胶层2、环形滑槽3、插接管4、环形凹槽5、环形插接槽6、环形卡槽7和卡接凸点8。
所述管体1的外壁套有所述橡胶层2,管体1的内壁为波纹状设置。所述管体1的右端开设有所述环形滑槽3,所述插接管4插入所述环形滑槽3内。所述管体1的左端设有所述环形插接槽6。
所述环形凹槽5包括沿所述插接管4右端外壁垂直凹陷的第一壁51和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壁51的末端(凹陷入插接管4内的一端),另一端向所述插接管4外壁延伸的第二壁52。所述第二壁52的延伸方向靠近所述管体1,所述第一壁51和第二壁52的夹角为六十~八十五度之间;优选为八十度,这样可以增加所述第二壁52的斜长,由此增加插接管4被套入时左右移动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庆隆塑胶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庆隆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688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