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镜联合套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68697.7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92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辉;张耀朋;常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洋;黄健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管 内镜 本实用新型 十二指肠镜 套膜装置 超细 双镜 胆道疾病 十二指肠乳头 工作效率 平行放置 胆总管 治疗性 行进 医师 联合 帮助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镜联合套膜装置,包括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所述第一圆管用于插入十二指肠镜,所述第二圆管用于插入超细内镜;所述第一圆管与所述第二圆管平行放置,且所述第一圆管的外缘与所述第二圆管的外缘相互接触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管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圆管的内径。本实用新型可以帮助内镜医师将超细内镜经十二指肠乳头插至胆总管内,并进行进一步的胆道疾病诊治,操作简单,较易掌握,不需更换内镜,可与治疗性十二指肠镜同时使用,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镜联合套膜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经口胆道检查的目的,现阶段已经有一些经口胆道检查设备开始了临床探索,如经十二指肠镜的胆道子母镜、spyglass、圈套器牵引辅助装置等,这些胆道检查设备均为一套独立的内镜系统,内镜设备易损伤,且重要部件及专用辅助耗材多为一次性使用设计,相关技术也仅为几家国外医疗公司掌握,购买、维护成本非常较高,势必会很大程度地加重患者和国家的医疗负担,不符合我国国情,而且这些设备都为子母设计理念,镜身很细,图像分辨率低,视野较小,常规的一些内镜器械难以通过这些设备进入胆道,如活检钳、圈套器、激光碎石器等,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胆道疾病治疗水平的提升。
超细内镜凭借其超细镜身(5.9mm)和清晰的分辨率在消化道疾病诊断、治疗领域已经逐渐得到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普通内镜难以通过的狭窄性病变检查及治疗中颇具优势,如消化道恶性梗阻的金属支架治疗。伴随着超细内镜相关治疗附件种类的不断完善、改进,超细内镜不断尝试着踏足胆道系统这一充满挑战和机遇而又另消化内镜医师可望而不可及的重要领域。
超细内镜高清晰的分辨率、丰富的配件及较低的运营成本为我们奠定了迈入胆道系统的重要基础。但由于胆总管与十二指肠降部特殊的汇合角度及超细内镜柔软的镜身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应用超细内镜进行胆道检查难度非常大。但是通过巧妙的应用一些现有的内镜辅助装置,国内外极少数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使用超细内镜完成了胆道检查,如使用内镜圆管、硬质导丝、十二指肠堵塞球囊等,但是整体操作复杂、难度高、不易重复进出胆道,遇到需要使用十二指肠镜治疗的胆道疾病时又不易相互交替更换,故仅为个案操作,很难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镜联合套膜装置,该装置可以帮助内镜医师将超细内镜经十二指肠乳头插至胆总管内,并进行进一步的胆道疾病诊治,操作简单,较易掌握,不需更换内镜,可与治疗性十二指肠镜同时使用,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镜联合套膜装置,包括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
所述第一圆管用于插入十二指肠镜,所述第二圆管用于插入超细内镜;
所述第一圆管与所述第二圆管平行放置,且所述第一圆管的外缘与所述第二圆管的外缘相互接触并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圆管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圆管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管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圆管的长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管的内径为12.5-14.5mm,长度为850mm,厚度为0.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圆管的内径为5.5-7.5mm,长度为850mm,厚度为0.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管的内径为13.5mm;所述第二圆管的内径为6.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管与所述第二圆管的材料相同,所述材料选自PE、PVC、PP、HDPE以及ABS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的拉伸强度大于等于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686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