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梭两用无水烘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368242.5 | 申请日: | 2017-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7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进展;姚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佶龙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6B13/10 | 分类号: | F26B13/10;F26B13/14;F26B21/00;F26B25/02;D06C7/0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鼎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7 | 代理人: | 程捷 |
| 地址: | 242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用 无水 烘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梭两用无水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在染整加工过程中,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要求,需要对被加工的织物进行多次烘燥,尤其是半成品在各道加工工序之间一般都需要进行烘燥,如布料印花之后为避免搭色,需通过烘干装置将织物内的水分蒸发使之干燥,并使织物中的水分降低到自然回潮率以下。但现有的针/梭织物烘干装置均为上层进布,底层出布结构,从上层进布时布料还是湿的状态,水分容易滴落到下层烘干的布料上,造成串色,影响布料品质。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烘干装置结构进行改进,以防止烘燥过程中发生串色。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串色的针梭两用无水烘干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梭两用无水烘干装置,其包括顺次设置的进布机构、对边机构、轧车、上布辊组件、烘干机构以及出布辊组件,所述烘干机构内安装有针铗链条机构;所述针铗链条传动机构为自下而上设置的多层环形链条结构,针铗链条传动机构的上布端位于多层环形链条结构的底部,针铗链条传动机构的出布端位于多层环形链条结构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对边机构与上布辊组件之间还安装有两组吹冷风装置,通过常温风干的方式使需要烘干的织物减少含水率,以减轻织物烘干定型过程中的重量,减少因针铗对布边的夹持力过大而造成定型效果差,甚至拉散布边造成脱针,针织物的布边较为松散,容易拉散的问题,并能有效降低织物在烘干定型过程中因水分过多而造成滴水或表面积水形成的颜色不匀现象。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烘干装置,其底层进布、上层退布的结构,使织物传送到上层时水分已被蒸发,进而不会发生水分滴到下层的织物而串色的现象,可广泛应用于针/梭织物的烘干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针梭两用无水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箭头代表织物运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针梭两用无水烘干装置 ,其包括顺次设置的进布机构1、对边机构2、轧车3、吹冷风装置4、上布辊组件5、烘干机构6以及出布辊组件7;所述烘干机构6内安装有针铗链条机构61;所述针铗链条传动机构61为自下而上设置的多层环形链条结构,针铗链条传动机构的上布端611位于多层环形链条结构的底部,针铗链条传动机构的出布端612位于多层环形链条结构的顶部。
工作时,针/梭织物顺次通过进布机构1,对边机构2、轧车3、吹冷风装置4再由上布辊组件5将其送入烘干机构6内的针铗链条传动机构的上布端611,经过多层链条传动后再通过上层出布辊组件7送出烘箱,完成烘燥工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佶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佶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682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蒸气加热棒加热的食材
- 下一篇:一种酱油生产用蒸煮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