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高动态范围的流量传感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67997.3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9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欧兰·斯尔帕柴;彭南洲;赵阳;肖素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新微纳传感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7/00 | 分类号: | G01F7/00 |
代理公司: | 无锡互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6 | 代理人: | 庞聪雅,陈军 |
地址: | 214101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清源路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动态 范围 流量 传感 组件 | ||
1.一种流量传感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本体部,其包括:
第一主流体通道,其包括第一主流体入口和第一主流体出口;
第一旁路流体通道,其包括第一旁路流体入口和第一旁路流体出口,其中第一旁路流体入口在第一主流体入口下游的第一位置处与第一主流体通道连通,第一旁路流体出口在第一主流体出口上游的第二位置处与第一主流体通道连通;
位于第一主流体通道内的第二主流体通道,其包括第二主流体入口和第二主流体出口,其中,第二主流体通道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主流体通道的横截面积;
第二旁路流体通道,其包括第二旁路流体入口和第二旁路流体出口,其中第二旁路流体入口在第二主流体入口下游的第三位置处与第二主流体通道连通,第二旁路流体出口在第二主流体出口上游的第四位置处与第二主流体通道连通;
暴露于第一旁路流体通道的第一流量传感器,其用于感应第一旁路通道内的流体的流量或流速得到第一测量值,其中第一旁路通道的流体的流量或流速与第一主流体通道的流量或流速相关;
暴露于第二旁路流体通道的第二流量传感器,其用于感应第二旁路通道内的流体的流量或流速得到第二测量值,其中第二旁路通道的流体的流量或流速与第二主流体通道的流量或流速相关,第二主流体通道的流量或流速与第一主流体通道的流量或流速相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传感组件,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与第一流量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电性相连的处理器,其基于第一测量值和第二测量值得到最终测量值,该最终测量值具有较第一测量值和第二测量值更大的动态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传感组件,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形成于第一主流体通道内的第一阻流部,其位于第一旁路流体入口的下游和第一旁路流体出口的上游;和
形成于第二主流体通道内的第二阻流部,其位于第二旁路流体入口的下游和第二旁路流体出口的上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传感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二位置位于第一位置的下游,第四位置位于第三位置的下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传感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二主流体通道位于第一旁路流体入口的下游和第一旁路流体出口的上游。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流量传感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部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主流体通道的内壁,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主流体通道的外壁,基于所述支撑部的支撑,所述第二主流体通道悬置于所述第二主流体通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量传感组件,其特征在于,
第一阻流部位于第一主流体通道的内壁和第二主流体通道的外壁之间,第一阻流部包括环绕第一主流体通道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阻流板,所述第一阻流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部上;
第二阻流部包括环绕第二主流体通道的中心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阻流板,第二旁路流体通道穿过所述支撑部。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流量传感组件,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电路板,第一流量传感器和第二流量传感器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
所述本体部还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主流体通道外壁上的凸块部,在所述凸块部上形成的空腔,该空腔与第一旁路流体通道和第二旁路流体通道连通,所述电路板容纳于所述空腔内,使得第一流量传感器暴露于第一旁路流体通道,第二流量传感器暴露于第二旁路流体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流量传感组件,其特征在于,
第一主流体通道的横截面的中心与第二主流体通道的横截面的中心重合,第一主流体通道的横截面与第二主流体通道的横截面为圆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流量传感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流量传感器和第二流量传感器均为MEMS热式流量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新微纳传感系统有限公司,未经美新微纳传感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6799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