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泥土浇筑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66353.2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2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维;沈良朵;倪云林;吴巧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8 | 代理人: | 王树镛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泥土 浇筑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泥土浇筑支架,属于混泥土浇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进入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基础建设规模空前扩大,对建筑施工的技术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满堂支架是混凝土浇筑支架的其中一类,采取按一定间隔,密布搭设,起支撑脚手架作用的施工方法。然而由于满堂支架中的X轴和Z轴组成的多个方块空间,也就是水平面的方块空间内没有遮挡部件,而Y轴和X轴形成的空间,也就是面向公众的竖直面的方块空间内也没有遮挡部件,安全系数较低,工人在支架内行走时很容易发生意外摔亡,为了解决上述困难,需要开发一款具有遮挡部件的混泥土浇筑支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混泥土浇筑支架。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满堂支架水平面的方块空间内以及面向公众的竖直面的方块空间内也没有遮挡部件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混泥土浇筑支架,包括第一竖直面、第二竖直面、锁紧扣件、Z轴杆、铁板、叉架、转筒、竖直面空间扣耳和水平面空间扣耳,所述第一竖直面位于第二竖直面的前方,第一竖直面为面向公众的竖直面,第一竖直面和第二竖直面均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X轴杆和多根相互平行的Y轴杆,每根X轴杆均与每根Y轴杆相垂直形成多个竖直向方块空间,第一竖直面和第二竖直面均包括多个竖直向方块空间,第一竖直面和第二竖直面之间设置多个相互平行的Z轴杆,多个相互平行的Z轴杆使第一竖直面和第二竖直面相互连接,Z轴杆安装在X轴杆与Y轴杆相交叉的右下角,Z轴杆与X轴杆和Y轴杆相贴且Z轴杆与X轴杆和Y轴杆均互相垂直交叉,每根Z轴杆和每根X轴杆相垂直形成多个水平向方块空间,每个Z轴杆、X轴杆和Y轴杆相互交叉处均设有锁紧扣件作连接固定,第一竖直面的竖直向方块空间内各设有叉架,此时叉架为竖直状态,叉架四周安装有铁板,叉架下端安装在两个转筒上,转筒套设在第一竖直面的X轴杆上,叉架上端正面设有竖直面空间扣耳,叉架上端背面设有水平面空间扣耳,叉架的竖直面空间扣耳从后向前扣在X轴杆上,竖直面空间扣耳和X轴杆相互配合,竖直面空间扣耳和X轴杆不固定相连,水平面空间扣耳和X轴杆相互配合,水平面空间扣耳和X轴杆不固定相连。
所述铁板上设有多个通光小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向后推动叉架,使竖直面空间扣耳脱离X轴杆,转动转筒,使叉架从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使水平面空间扣耳向下扣在后侧的X轴杆上,即是使水平面空间扣耳向下扣在第二竖直面内与转筒所在X轴杆为同一高度的X轴杆上,使叉架和铁板架设在水平向方块空间上;平时施工时,使叉架架设在竖直向方块空间内,起到阻挡建筑材料从支架内飞向外边砸到路人的作用,当施工工人需要在支架内行走时,就将转动叉架,将叉架架设到水平向方块空间上,使人能踩在叉架和铁板上向前行走,提高了施工工人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混泥土浇筑支架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是叉架位于竖直向方块空间内时的本实用新型混泥土浇筑支架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是叉架位于水平向方块空间内时的本实用新型混泥土浇筑支架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4是叉架的侧面结构右视图;
图中:1、第一竖直面2、第二竖直面3、X轴杆4、Y轴杆5、锁紧扣件6、Z轴杆7、铁板8、叉架9、转筒10、竖直面空间扣耳11、水平面空间扣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663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施工电梯悬挑进出层平台
- 下一篇: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耕地土壤修复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