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源插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64731.3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2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忠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蓝海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4 | 分类号: | H01R13/04;H01R12/71;H01R13/62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52371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插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源插头。
背景技术
电源插头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电气设备上,现有的电源插头一般包括壳体、伸出于壳体的插脚和设置于壳体内的印制电路板,为了实现功能,需要插脚导通印制电路板的触点。而现有的插头一般是通过铆压线和锡焊两道工序实现连接,即需要通过导线锡焊导通印制电路板,同时需要印制电路板与壳体锡焊连接,加工工艺复杂,工作效率低。需要拆卸时,需要将锡焊点融化才能拆除印制电路板,增加修理难度。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电源插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源插头,便于安装拆卸,提高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插头,包括壳体、伸出于所述壳体的插脚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印制电路板,所述插脚导通所述印制电路板,所述壳体内安装有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连接并导通所述插脚,所述印制电路板的触点接触并导通所述金属弹片。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印制电路板的卡接槽。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金属弹片的一端翻折并围绕所述连接杆。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滑槽,所述金属弹片安装于所述滑槽内并能够沿所述滑槽移动。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过线槽。
优选地,所述金属弹片具有为铜弹片。
优选地,包括两个所述插脚和两个分别连接所述插脚的所述金属弹片,两个所述金属弹片之间设置有绝缘板。
优选地,所述绝缘板与所述壳体一体式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插头,包括壳体、伸出于壳体的插脚和设置于壳体内的印制电路板,插脚导通印制电路板,壳体内安装有金属弹片,金属弹片连接并导通插脚,印制电路板的触点接触并导通金属弹片。通过金属弹片实现插脚与印制电路板的导通,不需要进行铆压线和锡焊两道工序,减少人工消耗,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便于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源插头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源插头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电源插头,便于安装拆卸,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源插头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源插头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源插头,包括壳体1、伸出于壳体1的插脚2和设置于壳体1内的印制电路板,壳体1内安装有金属弹片3,金属弹片3连接并导通插脚2,印制电路板的触点接触并导通金属弹片3。
进一地,可以在壳体1内设置用于卡接印制电路板的卡接槽,便于印制电路板位置的固定。同时,金属弹片3的位置较为容易固定,通过金属弹片3实现插脚2与印制电路板的导通,不需要进行铆压线和锡焊两道工序,减少人工消耗,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便于拆卸。
为了便于固定金属弹片3,可以在壳体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杆,金属弹片3的一端翻折并围绕连接杆。也可在金属弹片3上设置通孔,并在壳体1内侧设置螺纹孔,通过螺钉连接金属弹片3和壳体1,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源插头中,可以在壳体1内设置滑槽,金属弹片3安装于滑槽内并能够沿滑槽移动。通过移动金属弹片3带动插脚2移动,进而改变两个插脚2之间的距离,已适应不同的标准。同时,在壳体1内设置过线槽,用于线路固定,简化内部结构。具体地,金属弹片3为铜弹片,也可采用其他材质,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上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源插头的基础上,可以设置两个插脚2和两个分别连接插脚2的金属弹片3,两个金属弹片3之间设置有绝缘板。绝缘板与壳体1一体式设置,也可分体式设置,根据情况调整插脚2的数量和设置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源插头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蓝海塑胶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蓝海塑胶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647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