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稀土氧化物萃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364203.8 | 申请日: | 2017-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0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 发明(设计)人: | 叶亮;詹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市恒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C01F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42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稀土 氧化物 萃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钕铁硼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稀土氧化物萃取装置。
背景技术
钕铁硼磁性材料,作为稀土永磁材料发展的最新结果,由于其优异的磁性能而被称为“磁王”。钕铁硼磁性材料是镨钕金属,硼铁等的合金,又称磁钢。钕铁硼具有极高的磁能积和矫力,同时高能量密度的优点使钕铁硼永磁材料在现代工业和电子技术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从而使仪器仪表、电声电机、磁选磁化等设备的小型化、轻量化、薄型化成为可能。钕铁硼的优点是性价比高,具良好的机械特性;不足之处在于居里温度点低,温度特性差,且易于粉化腐蚀,必须通过调整其化学成分和采取表面处理方法使之得以改进,才能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
钕铁硼永磁材料是以金属间化合物Re2Fe14B为基础的永磁材料。主要成分为稀土元素(Re)、铁(Fe)、硼(B)。其中稀土元素主要为钕,而稀土氧化物为氧化镨钕、氧化铈、氧化镧、氧化镝、氧化铽、氧化钬,为了获得不同性能可用部分镝、镨等其他稀土金属替代,铁也可被钻(Co)、铝(A1)等其他金属部分替代,硼的含量较小,但却对形成四方晶体结构金属间化合物起着重要作用,使得化合物具有高饱和磁化强度,高的单轴各向异性和高的居里温度。
稀土元素在我国的矿采和储备中并不丰富,大规模的广泛应用使稀土资源更加的紧缺。如何弥补这个空缺,可选的措施无非是开源和节流,而稀土废料的回收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钕铁硼由于其优异的磁性而被称为“磁王”,被广泛应用到多个领域。在钕铁硼磁体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约为原料重量20%的钕铁硼废料,包括车削块和油浸废料等。钕铁硼废料中含有约30%的稀土元素(其中含钕约90,其余为铽、镝等)。为了节约资源,同时减少工业垃圾,保护环境,对钕铁硼废料资源化综合利用十分必要,并会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目前,氧化镧萃取的工艺中存在着萃取槽级数多、萃取槽的氯化稀土和有机相较多、生产设备较多、占用场地面积较大的缺陷。为此,专利号为201310686894X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一步萃取制备低钙高纯氧化镧的方法,可以实现氧化镧的一步提取。但这种方法的所用的萃取槽的搅拌程度不够,搅拌效率低,萃取效果差。
目前,氧化镧萃取的工艺中存在着萃取槽级数多、萃取槽的氯化稀土和有机相较多、生产设备较多、占用场地面积较大的缺陷。为此,专利号为201310686894X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一步萃取制备低钙高纯氧化镧的方法,可以实现氧化镧的一步提取。但这种方法的所用的混合澄清槽的缺陷是:
1、物料从底部进入混合室后,不能得到快速分散,导致搅拌效率低,搅拌质量差,生产效率低下;
2、澄清室内分相效率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稀土氧化物萃取装置,克服现有技术的混合澄清槽搅拌效率低、搅拌质量差、分相效率低、生产效率低下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稀土氧化物萃取装置,包括多级混合澄清槽的槽体,所述槽体由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相围成腔体,所述槽体中设置有第一垂直隔板和第二垂直隔板,将所述槽体相隔成混合室、澄清室、集液室,所述第一垂直隔板在高度的4/5处设置有溢流口,所述第二垂直隔板的高度为槽体高度的2/3;所述混合室的底部棚架设置带中心通孔的水平底板,将混合室相隔形成上部的混合部和下部的进料部且相互之间通过中心通孔相连通,所述进料部外接物料进料管,所述混合部的上部设置有机相入口;所述澄清室斜置有斜板,所述斜板一端连接在第一垂直板的底端,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垂直板的顶端,其两侧与左侧板、右侧板相连接,所述第一垂直隔板在底部处设置有回液口,使混合室在底部与澄清室相连通;所述混合室的顶部设置有搅拌装置,该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两侧设置有搅拌柄,所述搅拌柄的两侧设置有水平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的底端设置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下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六片垂直搅拌叶片,该垂直搅拌叶片包括第一垂直搅拌叶片、第二垂直搅拌叶片、第三垂直搅拌叶片、第四垂直搅拌叶片、第五垂直搅拌叶片、第六垂直搅拌叶片,第一垂直叶片与第二垂直叶片形成20~30度夹角,第三垂直叶片和第四垂直叶片形成40~60度夹角,第五垂直搅拌叶片和第六垂直搅拌叶片形成70-90度夹角。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两相邻的垂直搅拌叶片最小间距为10~2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市恒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赣州市恒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642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取罐
- 下一篇:生姜原液的高效提取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