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涂料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63266.1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6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黎昌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爱因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5/00 | 分类号: | B01F5/00;B01F13/02;B01F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涂料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涂料生产装置,属于涂料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水涂料在生产时其混合不均匀,而且混合时浪费时间,效率低,操作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水涂料生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水涂料生产装置,它包含进料筒、连接板、进料管、进料控制阀、进料连接头、隔板套、浮球、螺纹管、混合筒、气泵、喷嘴、出料管、出料阀;两个进料筒通过连接板连接,两个进料筒的上端安装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安装有进料控制阀,所述进料管的上端安装有进料连接头,所述进料筒的内侧安装有隔板套,所述隔板套的下侧设置有进口,所述隔板套的内部设置有浮球,所述两个进料筒的下侧通过螺纹管连接后与混合筒的上端连接,所述混合筒的侧壁上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出气口上安装有加热器,所述气泵的出气口通过气管分别与数个喷嘴连接,所述混合筒的内侧壁中部呈水平方向安装有喷嘴,所述混合筒的内下端呈45°角安装有喷嘴,所述混合筒的下端安装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安装有出料阀。
作为优选,所述隔板套上设置有刻度线层。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连接头的内部设置有套孔,所述套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耐磨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便于实现快速进料与混合,使用方便,操作简便,且混合均匀,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筒;2-连接板;3-进料管;4-进料控制阀;5-进料连接头;6-隔板套;7-浮球;8-螺纹管;9-混合筒;10-气泵;11-喷嘴; 12-出料管;13-出料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进料筒1、连接板2、进料管3、进料控制阀4、进料连接头5、隔板套6、浮球7、螺纹管8、混合筒9、气泵10、喷嘴11、出料管12、出料阀13;两个进料筒1通过连接板2连接,两个进料筒1的上端安装有进料管3,所述进料管3上安装有进料控制阀4,所述进料管3的上端安装有进料连接头5,所述进料筒1的内侧安装有隔板套6,所述隔板套6的下侧设置有进口,所述隔板套6的内部设置有浮球7,两个进料筒1的下侧通过螺纹管8连接后与混合筒9的上端连接,所述混合筒9的侧壁上安装有气泵10,所述气泵10的出气口上安装有加热器,所述气泵10的出气口通过气管分别与数个喷嘴11连接,所述混合筒9的内侧壁中部呈水平方向安装有喷嘴11,所述混合筒9的内下端呈45°角安装有喷嘴11,所述混合筒9的下端安装有出料管12,所述出料管12上安装有出料阀13。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套6上设置有刻度线层。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连接头5的内部设置有套孔,所述套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耐磨层。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通过进料连接头5实现进料仓的连接,连接后通过进料控制阀4实现进料的控制,且通过浮球7 实现液位的直观观察,而进料后,通过螺纹管8实现下料的湍流,当两个螺纹管8进行下料时实现初次湍流式混合,同时原料进入混合筒9内,且启动气泵与加热器,其气泵将加热的气体通入混合筒9内,然后通过热气进行原料的加热与混合,实现快速混合与加热,能节省时间,且喷嘴呈水平与45°,使得在混合时能更加均匀。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爱因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中山爱因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632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空气溶解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臭氧溶水射流混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