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颈托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62241.X | 申请日: | 2017-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6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军 |
主分类号: | A61F5/055 | 分类号: | A61F5/055;A61F7/00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13119 | 代理人: | 马云海 |
地址: | 053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托 颈托 前托 后仰 可拆卸连接装置 医疗保健器材 本实用新型 表面设置 弧形凹槽 人体肩部 人体颈部 人体下颌 支撑机构 结合处 热疗 环绕 合成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保健器材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新型颈托。其主要技术方案:由环绕人体颈部的通过可拆卸连接装置抱合成一体的颈前托体、颈后托体构成,其中,所述颈前托体的上部设置与人体下颌适和的弧形凹槽;所述颈前托体和颈后托体的下部结合处与人体肩部的形状相配合;所述颈后托体的表面设置能够调节后仰的支撑机构。该新型颈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可以调节后仰和热疗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保健器材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新型颈托。
背景技术
颈托是颈椎病预防和康复过程中常用的辅助治疗工件。传统的颈托位于人体颈部前后均为硬质材料构成,佩戴舒适度不好,使用者易疲劳,也不利于组织水肿的消退。有的颈托在颈后部位采用气囊支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述问题,但是对于需要后仰治疗的颈椎曲度变直或前凸的患者就不适用了,而且,此类患者往往还需要对颈椎后部进行热疗来放松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目前的充气式颈托很难兼具上述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可以调节后仰的新型颈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颈托,主要由环绕人体颈部的通过可拆卸连接装置抱合成一体的颈前托体、颈后托体构成,其中,
所述颈前托体的上部设置与人体下颌适和的弧形凹槽;
所述颈前托体和颈后托体的下部结合处与人体肩部的形状相配合;
所述颈后托体的表面设置能够调节后仰的支撑机构。
构成上述一种新型颈托的附加技术特征还包括:
——所述颈后托体的支撑机构包括设置于其内部的若干并排的气囊立柱,所述气囊立柱具有彼此连通的横向通道,所述横向通道与仪表充气泵的管路连接;
——所述气囊立柱内部设置两端固定的折叠弹簧管,气囊立柱内气体减少时,所述折叠弹簧管收缩使所述颈后托体后仰;
——所述颈后托体的内表面设置通过多个鸡眼铆钉连接柔软护垫;
——所述柔软护垫为两个独立的半椭圆形纵向拼装而成;
——所述柔软护垫为棉垫、羽绒垫或海绵垫;
——所述柔软护垫为热敷垫;
——所述可拆卸连接装置为设置在所述颈前托体和颈后托体抱和连接处的粘扣带;
——所述颈前托体的正中部设置气切口;
——所述颈前托体由硬质泡沫制成,所述颈后托体由塑料、橡胶或皮革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颈托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该颈托主要由环绕人体颈部的通过可拆卸连接装置抱合成一体的颈前托体、颈后托体构成,其中,颈后托体的表面设置能够调节后仰的支撑机构,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其二,该颈托的支撑机构包括设置于其内部的若干并排的气囊立柱,气囊立柱具有彼此连通的横向通道,横向通道与仪表充气泵的管路连接,即通过调节气囊立柱内的气体实现后仰功能,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其三,该颈托的支撑机构还可以在气囊立柱内部设置两端固定的折叠弹簧管,气囊立柱内气体减少时,折叠弹簧管收缩使所述颈后托体后仰;其四,由于设置于该颈托颈后托体内表面的柔软护垫为热敷垫,可以兼具实现局部热疗功能;其五,该颈托的可拆卸连接装置为设置在颈前托体和颈后托体抱和连接处的粘扣带,既能有效固定,又方便调节长度,适合各个年龄段患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颈托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该颈托的颈后托体在平整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军,未经韩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622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