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外科介入治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8877.7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0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闫忠军;徐东为;范玲玲;马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90/14 | 分类号: | A61B90/14;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李鑫 |
地址: | 71003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外科 介入 治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神经外科介入治疗装置,包括底板、收集桶、支撑板、固定杆、滑套、连接杆、套环、气垫、压力传感器、充气泵、Y型管、负压吸引器、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吸取头,该神经外科介入治疗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通过使用该装置,不仅能够实现对神经外科肢体局部血肿患者的手术引流治疗,此外还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来实现对患者手术肢体的有效夹持固定,最终在确保了患者手术安全的同时,也极大的方便了医护人员操作的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神经外科介入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神经痛等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探索新的诊断、治疗、预防技术的一门高、精、尖学科。目前神经外科手术中,采用非开放式的介入治疗在逐渐普及,介入治疗相对于手术治疗而言创伤性小,恢复周期短,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影响也更加小,因此,在神经外科领域例如三叉神经治疗,脑血肿或肢体血肿引流治疗等应用比较普遍。
根据上述,当前临床在对神经外科肢体局部血肿患者进行引流手术时,无法有效方便的对患者肢体进行固定,从而在极大的影响了医护人员手术操作的同时,也给患者治疗带来不利,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神经外科介入治疗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神经外科介入治疗装置,来解决神经外科血肿引流手术时,不便对患者肢体进行固定以及引流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神经外科介入治疗装置,包括底板、收集桶、支撑板、固定杆、滑套、连接杆、套环、气垫、压力传感器、充气泵、Y型管、负压吸引器、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吸取头,所述的收集桶位于底板顶部左侧后端,所述的收集桶与底板螺纹相连,所述的支撑板数量为两件,所述的支撑板位于底板顶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支撑板与底板螺纹相连,所述的固定杆位于支撑板上端前后两两之间,所述的固定杆与支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滑套数量为四件,所述的滑套贯穿于固定杆,所述的滑套与固定杆滑动相连,所述的连接杆位于滑套顶部,所述的连接杆与滑套螺纹相连,所述的套环位于连接杆两两之间,所述的套环与连接杆螺纹相连,所述的气垫位于套环内壁,所述的气垫与套环胶水相连,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位于气垫内壁,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与气垫胶水相连,所述的充气泵位于支撑板右侧上端,所述的充气泵与支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Y型管贯穿套环,所述的Y型管一端与气垫胶水相连,且所述的Y型管另一端与充气泵螺纹相连,所述的负压吸引器位于支撑板左侧上端,所述的负压吸引器与支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接管位于收集桶和负压吸引器之间,所述的第一连接管一端与收集桶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连接管另一端与负压吸引器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接管位于负压吸引器顶部,所述的第二连接管与负压吸引器螺纹相连,所述的吸取头位于第二连接管顶部,所述的吸取头与第二连接管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板右侧下端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支撑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左侧支撑板内部中端还设有避让孔,所述的避让孔为通孔。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板内部中端还设有引流板,所述的引流板与支撑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引流板左侧底部还设有放置盒,所述的放置盒与引流板活动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套环前端上侧还贯穿有排气管,所述的排气管与套环胶水相连,且所述的排气管与气垫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排气管右侧还设有密封盖,所述的密封盖与排气管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板右侧上端还设有开关,所述的开关与支撑板螺纹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88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实现自动物理消毒的长杆注射装置
- 下一篇:可显示夹紧力度的眼科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