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火花三维隧道孔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8554.8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98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高石桥;黄胡容;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雷斯提精密模具(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1/00 | 分类号: | B23H1/00;B23H9/14;B23H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火花 三维 隧道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电火花三维隧道孔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电火花三维隧道孔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电极是电子或电器装置、设备中的一种部件,用做导电介质(如:固体、气体、真空或电解质溶液)中输入或导出电流的两个端。输入电流的一极叫阳极或正极,放出电流的一极叫阴极或负极。电极有各种类型,如阴极、阳极、焊接电极、电炉电极、火花机电极等。
火花机电极,也称为铜公,也是火花机加工中不可缺少的。电极火花机加工时,电极和工件分别连接脉冲电源的两极。在电极与工件上施加的脉冲电压产生火花放电。放电的瞬间温度可高达一万摄氏度以上,高温使得工件表面局部气化或熔化。紧接着下一个脉冲电压又在电极与工件间产生火花放电,重复上述过程。通过无数次的重复脉冲放电,最后便加工出与电极形状相对应的形状来。因此只要改变电极的形状就能加工出各种复杂的型面。火花机加工中,电极的作用是输送加工脉冲,并以电极自身最小的损耗去蚀除工件。常用的电极材料有紫铜、石墨、铜钨合金、银钨合金、钢、黄铜、铸铁等。
目前根据模具的结构,放电加工工件时,首先要完成工件的电加工电火花三维隧道孔的热处理然后再精加工。以目前设备技术加工电火花三维隧道孔存在以下问题:工件大,机床行程不够,装夹不方便;调整角度困难,校正治具麻烦,需要反复调整,花费大量调整时间;工件装夹时安全性低,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加工时由于机床行程限制,火花油不能浸没工件,只能进行喷油加工,危险性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火花三维隧道孔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火花三维隧道孔加工装置,该电火花三维隧道孔加工装置包括:连接在加工机主轴上并可调节角度的电极连接杆,用螺纹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极连接杆远离所述加工机主轴的一端的加工电极,还包括固定在工件上并用于找出所述加工电极中心的分中球,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电极连接杆通过所述分中球找出所述加工电极中心并用于控制所述加工电极放电行程的编程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分中球直径为20mm。
进一步的,所述分中球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工件上,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带有折弯结构的支杆,所述支杆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连接所述分中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分中球、电极连接杆和编程控制器,实现了无人自动操作,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有效减少了电火花三维隧道孔的放电加工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工件的装夹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火花三维隧道孔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中球 2.电极连接杆 3.加工电极 4.编程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火花三维隧道孔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火花三维隧道孔加工装置,该电火花三维隧道孔加工装置包括:连接在加工机主轴上并可调节角度的电极连接杆2,用螺纹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极连接杆2远离所述加工机主轴的一端的加工电极3,还包括固定在工件上并用于找出所述加工电极3中心的分中球1,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电极连接杆2通过所述分中球1找出所述加工电极3中心并用于控制所述加工电极3放电行程的编程控制器4。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分中球1、电极连接杆2和编程控制器4,实现了无人自动操作,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有效减少了电火花三维隧道孔的放电加工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工件的装夹难度。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火花三维隧道孔加工装置,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雷斯提精密模具(广州)有限公司,未经阿雷斯提精密模具(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85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攻丝机用的圆柱形工件上料夹具
- 下一篇:一种中走丝线切割机的走丝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