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传感器的门锁和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357674.6 | 申请日: | 2017-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5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 发明(设计)人: | 红昀;欧阳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怡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85/00 | 分类号: | E05B8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邓超 |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九龙坡***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门锁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传感器的门锁和车辆。
背景技术
锁具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结构,家用防盗门锁、车辆门锁等无处不在。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增强,锁具行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各式各样的锁具层出不穷。
目前,检测门锁处于开锁状态还是锁紧状态,大多数都需要人工目测或者亲自拉动门锁进行检验。该检查方式费时费力,且目测存在错误判断的可能。比如判断车门锁,车辆在行驶途中,采用上述方法判断门锁的开闭状态十分不便,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
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操作方便、且能自动检测门锁的开闭状态、提高车辆行驶途中的安全性能的门锁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传感器的门锁,通过设置传感器装置,能自动检测门锁的打开或关闭状态,操作简便、判断准确率高、安全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带传感器的门锁,无论在车辆行驶状态还是停车状态,对车辆门锁的开闭状态检测都快捷准确,大大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改善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传感器的门锁,包括锁体、保险结构、解锁结构和传感器。所述锁体包括基座、锁芯、锁齿和锁定块,所述锁齿安装于所述基座上、并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锁定块安装于所述基座上、并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锁定块控制所述锁齿呈张开状态以释放所述锁芯,或所述锁定块控制所述锁齿呈闭合状态以锁紧所述锁芯。所述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基座上、并靠近所述锁齿,以检测所述锁齿的张开状态或闭合状态。所述解锁结构与所述锁定块抵接、带动所述锁定块运动以使所述锁齿张开。所述保险结构与所述解锁结构卡接,所述保险结构卡入所述解锁结构以限制所述解锁结构带动所述锁定块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锁齿的一侧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预设值时,所述传感器则发出门锁关闭信号。所述凸块与所述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传感器则发出门锁打开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锁齿包括第一锁齿和与所述第一锁齿相对设置的第二锁齿,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所述第一支柱上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锁齿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柱上、并与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柱上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锁齿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柱上、并与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柱上套设有第三复位弹簧,所述锁定块安装于所述第三支柱上、并与所述第三复位弹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齿靠近所述第二锁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锁齿靠近所述第一锁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用于锁紧所述锁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齿靠近所述锁定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锁齿靠近所述锁定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三凹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四凹槽相对设置。所述锁定块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凹槽相对所述第二凹槽远离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三凹槽相对所述第四凹槽远离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卡入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使所述带传感器的门锁处于全锁状态,或所述第一凸起卡入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使所述带传感器的门锁处于半锁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块上远离所述第一锁齿、所述第二锁齿的一端设有应急解锁缺口,利用工具插入所述应急解锁缺口带动所述锁定块运动,以使所述第一锁齿、所述第二锁齿呈张开状态,释放所述锁芯。
进一步地,所述解锁结构包括手柄、转动杆和拨块,所述手柄套设于所述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圆柱销,所述拨块靠近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开设有滑槽,所述圆柱销卡入所述滑槽。所述拨块的另一端与所述锁定块抵接,所述手柄转动以带动所述圆柱销转动,所述圆柱销在所述滑槽内转动带动所述拨块运动,所述拨块带动所述锁定块运动,以使所述锁齿呈张开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保险结构包括旋钮、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旋钮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杆连接,旋转所述旋钮带动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杆卡接或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动杆靠近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转动杆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形状大小与所述第一卡块的形状大小相适应,当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卡槽卡接时,以限制所述转动杆的转动。所述第二卡块相对所述第一卡块起平衡对中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怡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怡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76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锁联动机构和车辆
- 下一篇:阻尼式汽车备胎盖板拉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