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小型潜艇装卸鱼雷新型专用趸船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7618.2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6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胥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辽南船厂 |
主分类号: | B63B35/34 | 分类号: | B63B35/34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119 | 代理人: | 郭日志 |
地址: | 116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小型 潜艇 装卸 鱼雷 新型 专用 趸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小型潜艇装卸鱼雷新型专用趸船。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潜艇装卸鱼雷作业过程中,一般利用普通浮筏或驳船进行装卸作业,因普通浮筏或驳船没有首分叉式船体的作业专用性,使得装卸鱼雷作业便捷性不高,另一方面,普通浮筏或驳船一般需长期停靠码头,占用码头资源情况严重并且使用寿命不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卸鱼雷作业便捷,吊装方便的中小型潜艇装卸鱼雷新型专用趸船。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小型潜艇装卸鱼雷新型专用趸船,包括分叉型船体、带缆桩、木质浮力护舷材、吊装眼板和输送绞车,所述带缆桩、吊装眼板和输送绞车分别安装在分叉型船体上,所述木质浮力护舷材通过挡板和螺栓连接在分叉型船体上。
所述分叉型船体上还设有检修和配载用人孔。
所述人孔上设有人孔盖。
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小型潜艇装卸鱼雷新型专用趸船,适用于中小型潜艇装卸鱼雷作业,作业人员于专用趸船上,在汽车吊或固定吊车配合下可完成中小型潜艇装卸鱼雷工作,对提高潜艇装卸鱼雷作业效率有很大帮助,作业后可吊装上岸放置,节省码头资源,降低了保养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小型潜艇装卸鱼雷新型专用趸船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小型潜艇装卸鱼雷新型专用趸船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小型潜艇装卸鱼雷新型专用趸船的木质浮力护舷材与分叉型船体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小型潜艇装卸鱼雷新型专用趸船的吊装眼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小型潜艇装卸鱼雷新型专用趸船的带缆桩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叉型船体;2、带缆桩;3、木质浮力护舷材;4、人孔;5、吊装眼板;6、输送绞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中小型潜艇装卸鱼雷新型专用趸船,包括分叉型船体1、带缆桩2、木质浮力护舷材3、吊装眼板5和输送绞车6,带缆桩2、吊装眼板5和输送绞车6分别安装在分叉型船体1上,木质浮力护舷材3通过挡板和螺栓连接在分叉型船体1上,分叉型船体1上还设有检修和配载用人孔4,人孔上设有人孔盖,专用趸船布置永久性吊装眼板方便随时吊装,布置简易带缆桩可用于码头系缆,布置木质浮力护舷材有效抵御潜艇、码头的冲击,还可起到增加储备浮力的作用,布置手摇式输送绞车可高效辅助装卸鱼雷作业,分叉型船体结构1采用艏部前开口结构形式的钢质船体,可根据作业潜艇型号或艏部线型设计开口角度,为了减轻自重,外板及内部结构相对板厚较薄,全船肋骨间距600mm,纵横骨架形式,以达到强度和成型要求,内部结构采用间隔3道肋位设置横向强肋骨,纵向距中间距1400mm共设置3道纵桁强结构,简易带缆桩2用于码头带缆,起到固定专用趸船的作用,吊装眼板4并配合钢质垫板及内部加强肘板共同受力,其中单个眼板设计载荷为8t,本专用趸船,进行密性试验检测合格并涂装油漆后可通过吊车将其整体吊入作业水面,为作业人员提供良好的水上作业平台。通过吊车与绞车的配合,操作人员可高效的进行潜艇鱼雷的装、卸作业,本实用新型专用趸船尺寸、艏分叉线型角度及结构设计情况可根据作业对象情况调整设定,但不宜更改过大,否则需重新对船体结构进行强度校核及浮态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辽南船厂,未经大连辽南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76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面垃圾打捞用U型船
- 下一篇:一种用浮力材料建造水上漂浮无人机停机平台